地球和地图【课型】复习课【课程标准】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3.地图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目标与考点】1、知道地球的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理解经度、纬度的分布及重要经纬线的地理意义;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重点)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点;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北半球四季的变化;会比较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了解五带的划分。(重点)4、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难点)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重点)6、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了解电子地图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教学模式】目标与考点导学【教学方法】图表演示法,对比法,启发点拨、讲练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及多媒体PPT、配套《地理助学》。【教学过程】复习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讲述:经过两年的地理学习我们认为最不好学的就是关于“地球与地图”方面的知识。展示:2015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说明中的试卷内容结构:试卷内容结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比例约15%约35%约50%导入:我们不仅知道“地球与地图”方面的知识最难掌握,而且“地球与地图”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很大。实际上,我们首先要夯实好基础知识,然后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应用,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复习“地球与地图”方面的知识。认识地球与地图在2015年初中地理学业考试中约占15%。明确“地球与地图”方面的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用良好的复习方法来掌握。使学生明确“地球与地图”的重要性与复习方法,要夯实好基础知识,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应用。考点引领展示目标与考点:1、知道地球的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理解经度、纬度的分布及重要经纬线的地理意义;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重点)3、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点;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用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北半球四季的变化;会比较不同季节(或一天内)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了解五带的划分。(重点)4、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难点)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重点)6、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了解电子地图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方法指导:要求学生在复习中注意①以考点为核心,以达到考点要求为目标;②与图表相结合,能分析、联想到相关地图,注意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与综合应用;③结合自然现象与生活实际。阅读“地球与地图”七大考点,明确本课的复习目标与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与注意事项,依标(考点)复习。考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基础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考点1知道地球的形状;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引导学生紧扣考点进行基础导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______。2.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海边看帆船、站得高看得远、月食、卫星照片、环球航行等。3.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