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生物总复习学案1-5实验一.具体要求内容标准考纲学习要求1.显微镜使用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BB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不同的生物材料简述鉴定蛋白质的实验原理,尝试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的一般方法简述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原理,尝试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方法简述鉴定脂肪的实验原理,尝试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方法二.学习过程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P7)1.显微镜结构光学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机械结构(准焦螺旋转换器)2.显微镜使用⑴低倍镜操作顺序:对光→置片→调焦→低倍镜观察⑵高倍镜操作顺序:(排序)①调节反光镜或光圈②移动装片③调节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疑难解析】⑴观察或制作装片时,观察标本的基本要求是:。⑵方向判断:显微镜使用时,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⑶成像特点:低倍镜下: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高倍镜下:⑷倍数判断: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是,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是,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与放大倍数关系是。⑸污点位置判断:a.移动物镜b.移动目镜c.移动装片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P181.实验原理待测物质试剂药品颜色斐林试剂脂肪蛋白质DNA【疑难解析】⑴试举出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DNA的生物材料。⑵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异同点比较: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成分用心爱心专心1添加顺序是否加热反应现象⑶实验结果出现蓝色分析①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稀释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振荡后,溶液颜色呈蓝色。②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后,立即观察颜色变化,显现蓝色。③用牛奶样液鉴定蛋白质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立即加入双缩脲试剂B,溶液出现蓝色。⑷鉴定脂肪实验时,50%酒精目的是。三.典型例题1.(08上海)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2.(08江苏)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3.(07广东文理)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①尿液②胃液③汗液④唾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07江苏)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5.(08山东理综)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6.(08广东)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A.肽键B.氨基酸C.羧基D.氨基7.(09广东)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①DNA甲基绿红色②脂肪苏丹Ⅲ橘黄色③淀粉斐林试剂蓝色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用心爱心专心28.(07广东)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注:+:有(溶解);-: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O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②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A、;B、;C、;D、;E、用心爱心专心ABCDE来源猪血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水溶性++灰分++染色反应甲基绿溶液+斐林试剂苏丹Ⅲ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