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课题印度课时三课时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在本节中应当侧重学习印度的人文地理特征尤其出其现代人文地理特征。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有(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3)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学习本节知识,可将印度同我国相比,从另一侧面加强学生对我国的国情认识学情分析本期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亚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建立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框架结构的知识学习体系,但缺乏对区域地理中应该要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的学习经验;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空间概念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因果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分布和主要城市。了解地形、气候同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工业中心的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使学生了解有关人地关系、生产布局的最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对比、探究、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多媒体教案增加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树立发展应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发展中国家也能腾飞的坚定信念教学方法1.自学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2.图导图练法: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手填图、动口说图,使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多种地理智能。3.分析讲解法: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4.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重难点重点:(第1课时)1.印度的人口问题。(第2课时)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第3课时)服务外包产业。难点:(第1课时)1.印度的人口问题(第2课时)2.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第3课时)3.服务外包产业。教具印度地形图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就去印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印度的地形7.34①经纬度位置(找出北回归线和东经80度)②海陆位置(填出印度东、南、西所濒临的大洋和海湾,周围所接壤的国家,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所在位置)2、印度的地形区图7.34①地形(找出几个重要的地形和河流)②地形分区(回想北美洲的地形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兴趣很高。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地图上指出印度在世界上的位置、领土范围、及首都。学生利用“世界政区图”和“美国政区图”,找出美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学生利用印度地形图找出重要的地形。学生开始通过地图寻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此环节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人口问题。教师要做好分析方法的引导和总结提升工作。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明确分析问题区,让学生看看印度分为几个地形区)师:你们通过看图,可以看出印度的地形的分布情况。3、印度的人口情况。出示图7.36①人口问题(回想什么是人口问题,并分析印度属于哪种问题)②政策和结果③人口的优劣势和人口压力师:谈谈你对印度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看法及众多的人口给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压力。总结:印度人口的特点与中国的国情非常相似,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课堂小结。复习本课内容做填充图第二课时复习印度的地理位置人口问题和亚洲的气候。(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位置)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一)、热带季风气候师:(过渡)实际上,除了人口问题,印度还面临着自然界带给他们的压力。(出示P37“水旱灾害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压力呢?师:严重不严重?师:不仅严重,而且还频繁发生,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印度水、旱灾害这找,并回答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说印度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