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课标要求】使学生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及南宋偏安;【教学目标】1.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史实: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2.能正确分析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3.收集和讲述岳飞的故事,认识岳飞的抗金事迹和爱国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各民族政权的建立、“澶渊之盟”、岳飞抗金斗争。本课内容时间跨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历史线索比较复杂,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澶渊之盟”是在宋朝军事有利的条件下订立的屈辱性条约,所以如何评价此条约成为本课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乔峰的图片及档案,配乐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主题曲。乔峰武功盖世却身世凄迷,豪爽却不粗鲁,果敢却不莽撞,忠义却不愚腐,干练却不世故他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一个英雄人物,以其为切入点导入新课,能将学生带入那个王朝更迭的年代。教师过渡:最后为了辽宋两国和平,乔峰以断箭自尽于雁门关外,尸体被阿紫携同坠下悬崖,与萧母同葬一谷。时势造英雄,乔峰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年代,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感知那段历史。【讲授新课】契丹的兴起多媒体展示:契丹的兴起让学生结合背景介绍与图片的解读,思考契丹的兴起与逐渐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契丹这支古老的民族,很少有同学了解,通过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很好的了解这一民族的兴起及发展过程,更好的将历史与现实接触的知识相结合,达到知古鉴今的目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回答:契丹人与汉人接触,逐步学会种庄稼,冶铁,建房屋,有了农耕生活。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仅限于从课本中寻找答案,缺少概括知识的能力,回答问题不够概括。教师总结:由于契丹族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这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最终不断的发展壮大,建立自己的国家——契丹,这支古老的民族后来是如何发展壮大的?与其它的国家有哪些交往?结局怎样?从而导入新课。自学任务:1.写出三个政权建立的相关内容政权名称建立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与宋重大事件辽北宋西夏金南宋2.宋金议和的内容有哪些?3.怎样评价岳飞抗金?4.澶渊之盟(宋辽议和)、宋夏议和的内容有哪些?5.你认为澶渊之盟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初一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很多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能解决,本环节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新课讲解。一、王朝更迭——辽的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了相关基础历史知识:耶律阿保机,907年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定都上京。教师补充:契丹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它建国于五代时期,与北宋几乎同时结束,二百年间,对于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辽代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不可低估的历史地位。辽太宗时,辽夺取了幽云十六州,并且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课件展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它的南移已经威胁到北宋的安全。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过渡:唐朝后期,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唐与宋之间还经历了五代十国这个历史时期,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中原地区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在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吴、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统称十国。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唐朝后期,出现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唐与宋之间还经历了五代十国这个历史时期,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但是这些内容在课本中并没有过多的介绍,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