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标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标_第1页
1/7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标_第2页
2/7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标_第3页
3/7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课堂教学设计周岗中学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关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通过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史实和文学作品的辨别能力。教学重点:关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的形成。教学课型:新授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你们知道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吗?最喜欢哪部?导入:我最喜欢哪部?同学们听听这首歌就可以猜到了。播放课件1:歌曲《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是我国哪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的主题曲?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8课《三国鼎立》。《三国演义》是根据我国历史改写而成的。但小说不同于历史,要注意区别。播放课件2:课题------第18课《三国鼎立》二、讲授新课提问:东汉末年的情况怎么样?(学生思考)政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乘机扩充实力,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集团。他们相互攻战,使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请同学们看东汉末年形势图,并显示一句话让学生加深影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特别形象的描绘出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危害以及民不聊生的真实场景。播放课件3: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在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豪强地主、官吏趁机扩大军事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事势力。其中有:刘璋(益州)、刘表(荆州)、张鲁(汉中)、袁术(扬州)等,但是,当时北方实力最强的有两支,是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播放课件4:曹操舞台画像。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袁曹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互有胜负。公元200年发生在双方间的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播放课件5:(一)官渡之战(200年)1、曹操势力的壮大播放课件6:曹操势力的日益壮大的原因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2)重视人才,北方人民支持经济上:(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2)组织兵士耕田正因为曹操采取了正确的方针和策略,所以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官渡之战曹操最终能取得胜利。2、官渡之战的经过播放课件7:《官渡之战形势图》。官渡位于今天河南省境内。起初袁军进军黎阳,前锋围攻白马,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解白马之围,斩袁将颜良、文丑。接着曹操主动退守官渡,“时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阻袁军达半年之久。后袁军谋士许攸投降曹操(书上有插图),暴露了袁军屯粮地------乌巢。曹军直捣乌巢杀淳于琼,焚粮动摇了袁军军心,张颌投降,袁军大败,袁绍只带领八百亲兵逃回河北,次年忧愤而死,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消灭了袁绍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之一,可谓一战而定乾坤。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相信同学们肯定能填好这个表格。播放课件8:官渡之战表格时间公元200年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战争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取得胜利作用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从官渡之战中我们看出曹操是怎样的人?简单评价。3、简评曹操播放课件9、10: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著名的诗人。写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不要受戏曲的影响。之后,让学生们讨论的问题"曹军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原因"。(学生讨论后回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招贤纳士",使他得到文武人才的辅佐。奖励农耕,实行屯田,既赢得了民心,又保证了军粮;能谋善断;能听取许攸建议偷袭乌巢;北方人民的支持。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官渡之战后,曹操又用几年的时间肃清袁军的残余势力,到207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回朝途径渤海时,写了《龟虽寿》,留下这豪情满怀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这年53岁,他的壮心是什么?-------南下统一全国,208年他兵指荆州的刘表和依附他的刘备,后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之处展开激战,终成三国鼎立局势。同学们一定知道这场战役的名称吧,就叫-----赤壁之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第18课三国鼎立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