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特点。2.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能力目标1.学会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会读人口增长统计图表。2.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使学生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2.使学生树立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推理、比较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音乐《我和你》配地球村、人口图片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等。那么,地球上最活跃的最重要的成员是谁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对,这个成员确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知识,看看我们人类自己在地理环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板书第四章居民和聚落过渡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每位中学生必需的地理知识。现在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板书第一节人口与人种[讲授新课]第6次人口普查图,中国人口数提问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板书一、世界人口增长1.投影展示课本P64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教师先给学生说明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然后引导学生分时段,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并板书。)(1)让学生观察18世纪至19世纪30年代(130年)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比较平缓。得出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比较缓慢。(2)让学生观察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120年)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倾斜程度越来越大。得出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越来越快。(3)让学生观察20世纪50年代以后至2000年(50年)人口曲线的倾斜程度:倾斜程度更大了。得出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极快。(4)让学生观察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虚线部分)的倾斜程度:较20世纪末稍缓一些。得出未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结论:将逐渐趋缓。板书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教师可补充说明:18世纪以前的很长时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得出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2.让学生依据课本P75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所提供的资料,计算出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87年的50亿,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让学生根据计算所得到的数据讨论。(1)从1830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有何变化?(2)这种时间的变化,说明了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何变化?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印证: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趋势: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提问为什么人口增长越来越快?看资料资料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什么衡量呢?为了准确表示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自然段,结合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使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板书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组织学生依据P65活动2所提供的资料,分别计算表中四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把计算所得的数据填入表中。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1)比较表中的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最大的是尼日利亚,次之是巴西,第三是英国,最小的是意大利)(2)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有何不同?这意味着德国的人口是怎样变化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表明德国的人口在减少)教师进一步对关系式加以说明: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说人口增长快;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