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两汉的经济》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分管领导课时1第周第1课时总第19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重点: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导入新课由复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导入二。自主探究(一)、农业的成就1、水利:西汉东汉治理黄河2、农具:3、作物:、、(二)、手工业1、丝织业:已使用,而且。(三)、商业1、东西二京和。2、城里有商业区,叫做。3、大一统的经济措施。三.展示交流1、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学生边自主学习习边填写提纲写好后组内互查,记忆10分钟,搞小组赛。分组讨论各抒己见2、第72页动脑筋3、第75页动脑筋四。拓展延伸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害河”,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有效地治理黄河,以使它更好地造福于人类?2假如你生活在汉代,你愿意做一个农民还是做一个商人,说明你的理由?五.检测巩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东汉时期,负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A.郑国B.李冰C.王景D.杜诗2.两汉时,曾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①汉高祖②汉武帝③光武帝④汉明帝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西汉时用于播种的劳动工具是()A.水排B.耧车C.翻车D.筒车4.纺织业中使用提花机,发生于()A.春秋时期B.商朝C.战国时期D.汉朝5.“造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建功多,使百姓便之”,这是《汉书》中的记载,是谁给百姓带来了这样的便利()A.王景B.杜诗C.李冰D.鲁学生做检测题。班6.水排是一种()A.抽水和排水用的农具B.冶炼用的工具C.早于欧洲近千年的一种手工业工具D.具有农业、手工业两用性能的工具7.下列有关汉代发明,叙述不正确的有()A.汉代的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B.汉代的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C.我国是最早发明钢材制作方法的国家.D.东汉的南洋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利灌溉农田。8.汉武帝时期通行的货币是()A.圆形方孔钱B.银币C.五铢钱D.金币二.两汉的农业有哪些成就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2.冶铁技术的提高1.治理黄河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2.农业的进步1.经济措施二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2.商业城市的繁荣1.丝织业3.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