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时1课时分管领导验收结果教学目标: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2.知道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起源。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4.了解为什么常把中国人称为“炎黄子孙”,知道禅让制。重点、难点重点: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生活、黄帝、禅让制。难点:禅让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知识体系构建:(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①元谋人:时间____地点___知道用____地位___。②北京人:时间____地点____会使用____火,过____生活。③山顶洞人:时间____地点___会____取火,掌握了___技术。(二)、原始的农耕生活:①河姆渡人:时间___地点(流域)____农作物____房屋____②半坡人:时间___地点___(流域)____农作物____房屋学生明确本单元共三课及每课主要内容,然后跟随教师思路共同构建每一课的知识体系。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知识要点筛选,组长检查组员答案并展示本组答案。____特长会制作____。③大汶口人:时间___地点(流域)____属___系氏族。(三)、华夏之祖:①华夏族形成的时间___主要部落___我们常自豪的称自己为___.②人文之祖——黄帝对人类的衣食住行有哪些贡献__________。③实行禅让制的部落联盟首领是_____禅让制的实质是______。二、巩固练习: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这样,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20万年2、2009年是世界生物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该作品作者达尔文逝世200周年。他在书中提出人类史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在人类漫长的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语言B、直立行走C、劳动D、自然环境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巩固本单元知识要点。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答案讨论有疑问的题目并征求教师意见。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D、远古人类都过着氏族生活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作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5、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6、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7、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右上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A、半坡原始居民B、山顶洞人C、北京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8、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9、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10、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①定居生活②建造房屋③饲养家畜④制造陶器⑤使用打制石器⑥用耒耜耕地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11、某电视台要拍摄右图中人物历史纪录片,如果由你来担任策划,下列情节你最可学生讨论之后总结答案:(1)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饲养家畜,通风防潮,防止禽兽虫蛇侵袭(2)半坡原始居民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3)自然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潮湿多雨能保留的是A、他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它在涿鹿之战中被蚩尤打败C、他去世后将王位禅让给大禹D、他领导的部落生活在长江下游一带12、炎帝和黄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