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8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8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8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理解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曹操败于赤壁之战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曹操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以多败于少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区别文艺与史实,将文艺作品中的情节与历史事实对比,提高分辨历史真实性与文艺创作中的虚构、夸张等艺术性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人的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本课难点: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思路运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课相关的资料,详细讲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内容。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上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有趣栏目,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结构和过程复习导入投影:歌谣。进行复习第三单元文帝景帝赋税轻,文景治之政清明,武帝分削诸侯国,罢黜百家尊儒术,兴办太学学五经,政经军学大一统。(过渡讲解、置疑)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统一国家建立,第四单元我们开始学习政权的分立和民族融合。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终于引发农民起义,使得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从此,统一的局面被打破,国家陷入分裂。许多军事集团混战的结果怎样?出现了哪些分立的政权?在这期间,历史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今天先学习第18课三国鼎立(板书课题)(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鼎立”?“三国鼎立”是什么意思?然后教师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就是三个国家三分天下,并使这种局面相对稳定。)我们先来看看曹操是怎样通过官渡之战统一北方的。一、官渡之战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随着黄巾起义的失败,各地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混战不休,最后经过一番兼并战争,在全国逐渐形成了下面几个重要的军事集团:袁绍占有冀、青、并三州(含河北中部、山东东北部、山西),曹操占据兖、豫二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刘璋占有益州(今四川),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还有立足未稳的刘备先后依附于曹操、袁绍、刘表等。2.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在各国军事集团的混战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后被袁绍和曹操两大军事集团所占领。当时袁绍的实力非常雄厚。然而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在打败青州的黄巾军后,选其精锐,将他们编为“青州兵”。曹操正是主要依靠这支力量,顺应人民渴望安定结束战乱的要求,完成北方的统一(出示曹操彩色画像或指引学生看课本131页的插图)。曹操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的政治家,在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中,他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他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它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把汉献帝和文武大臣一起劫持到许昌,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东汉时期选择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是看封建道德。曹操则不以此作为用人标准,而且是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身边的第一谋臣荀彧就是平民出身。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当时由于农业生产遭到战争的破坏,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许多军事集团往往因为军粮不足而崩溃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恢复和发展生产,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屯田的农民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几十人一屯。这样,使大批流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来,许多荒芜的农田又种上了庄稼,屯田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以后继续向各地推广。由于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