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草塘》讲读设计《可爱的草塘》讲读教案设计欧阳镇原《可爱的草塘》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它通过作者初到黑龙江北大荒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境内一处草塘的美丽和富饶。文章语言清新活泼,形象鲜明,条理清楚,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一紧扣题眼,统览全文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紧扣题眼可爱一词,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1作者写了草塘的哪几件物象来体现草塘的可爱?2作者写草塘的可爱,是抓住哪些特点写的?3小丽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北大荒,说哪儿也比不上它?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议论,引导学生列出课文中描写的可爱的景物①草塘夏季美丽的景色。②冬春草塘的景色。③在水泡子里逮鱼的情景。④河水里倒映的草塘美景。使他们懂得文章写草塘的可爱,是通过写草塘、动物、河水三种物象来体现的。作者写草塘的景象,是抓住大、绿、动三个特点写的。说它大,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说它绿,绿得发光,绿得发亮,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一点的呈墨绿色;说它在动,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因而作者发出了情不自禁的赞美。作者写动物,听了小丽介绍后,主要写了鱼、野鸡和狍子。通过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野鸡像拔萝卜似的捉,狍子眼睁睁地让人逮,以及水泡子里的鱼一条一条不住地往岸上抛等语句,说明了草塘物产丰富,作者又发出好得哪儿也比不上啦的赞叹。作者写在水泡里逮鱼时,从不禁惊叫的喜爱,发展到恋恋不舍的眷意。作者写河水时,写出绿草、蓝天、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所呈现的美景。他啊的一声发出赞叹,产生生怕弄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的珍惜感情。这时作者已完全被草塘的美景所陶醉。至此,使学生了解到作者感情由赞美、感叹、眷恋到陶醉的变化,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就这样,紧扣题眼可爱,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经过,理顺文章的条理,抓住了作者行文的线索,达到了统览全文的目的。二设计画面,引入情境本文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在课前可设计几幅画面。当学生对草塘的可爱之处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可用投影仪展示以下四幅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第一幅,是夏天草塘的美丽景色图。映现作者置身于草塘,举目远眺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图,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思考①草塘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怎样?②作者当时的心情怎样?③草塘大吗?大得怎样?④草塘美吗?美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使学生的头脑里浮现出宽广的草塘,翠绿的草,汹涌的浪,进到这草塘真美啊的情境中去。第二幅,是草塘春、冬特有的景象图。这幅画的画面是通过小丽的话描绘出来的,分左、右两面。左面春天,草塘里小草发芽,河水解冻,鱼儿欢跳,一派生机;右面冬天,雪花纷纷扬扬,草塘披上了银装。草塘里有扎进雪里、翘着尾巴的野鸡,有四条腿陷进雪里的狍子⋯⋯让学生仔细看图后,思考与回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小丽那自豪的模样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是写冬春特有的景色等问题,让学生懂得草塘不仅景色美丽,而且物产丰富。第三幅,是作者在水泡里逮鱼的情景图。使学生看到水里挤挤挨挨的都是鱼,使我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蓝子都满了等画面。再引导学生联想到平时逮鱼时的情况。把学生带入贪心不足、恋恋不舍的情境。第四幅,是河水倒映草塘美景图。使学生看到绿草蓝天,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所呈现的美景。加上朗读课文中的有关词句,引发他们陶醉于美景之中的炽热感情。三品味对话,呈现声色文章中的语言生动活泼,尤其是人物的对话显得有声有色,回味无穷。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分析品味。例如,姐夫,呆腻了吧?我领你去散散心好吗?此话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在征求我的意见,其实,并非如此。是小丽的主意已定,非带我去看看今日的北大荒新的面貌不可。又如,小丽说的不过你得紧跟我走,俺这儿狼可多啦!以及我回答去就去,你不怕,我还能怕等话,表现了小丽有意说假,激我去散心,令人变惊为喜,变怕为恋,从反面衬托草塘的可爱。再如,我故意逗她‘别光说美的,若是冬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