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人大人大概述【概况】2006年~2007年,周口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主法制建设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保障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周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换届选举】依照宪法、地方组织法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决定,2006年12月1日至2007年4月底,全市10个县市区人大、183个乡镇人大进行换届选举。为保证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在市委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加强指导,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和县、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决定,2007年1月~6月,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应进行换届选举。在市委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10个县市区和军分区选举产生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30名,具有先进性、广泛性、代表性。代表构成为:工人129名,占代表总数的20.5﹪;农民135名,占代表总数的21.4﹪;知识分子96名,占代表总数的15.2﹪;干部193名,占代表总数的30.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29名,占代表总数的4.6﹪;人民解放军15名,占代表总数的2.4﹪;归侨1名,占代表总数的0.3﹪。代表中,中共党员代表435名,占代表总数的69﹪;少数民族代表32名,占代表总数的5﹪;妇女代表129名,占代表总数的20.4﹪。3月11日~14日,召开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委员,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盛华仁到周考察】2007年7月8日~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盛华仁率全国人大调研组到周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明义,副省长张大卫,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程峰、环资工委主任宋国华和周口市领导毛超峰、徐光、余学友、李洪民、石克生、李明方、刘保仓等陪同调研。8日下午,盛华仁一行前往市沙南污水净化中心,详细了解该中心的生产工艺、工作负荷、技术标准及有关情况。在听取该中心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汇报后,盛华仁给予肯定,并希望周口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切实把好环境和资源保护关。9日上午,盛华仁一行到沙颍河和贾鲁河交汇处,听取省、市水利部门的介绍,了解沙河、颍河、贾鲁河的发源地和流经地及其流经周口辖区的详细情况。随后又到项城市莲花集团污水处理厂、沈丘县沙河大闸等处,实地了解水情,询问水污染和环境保护情况。座谈会上,盛华仁听取汇报后指出,周口市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继续努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在COD含量、排放总量和用水总量等方面,强化控制和监测,尤其是在线监测方面要用最好最新设备,确保适时监测和达标排放。【张以详到周检查】2006年8月21日~22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以详率省人大执法检查组一行11人,对周口市贯彻实施《统计法》《河南省统计管理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领导毛超峰、徐光、李洪民、王申亭、苗得雨陪同检查。检查组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周口市贯彻“一法一条例”情况和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情况的汇报,召开了由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鹿邑县辛集镇统计工作站、辅仁药业、护理佳有限公司,西华县大王庄乡、三太子食品有限公司、枣花面粉厂等处,听取汇报,询问有关负责人和统计工作人员,察看统计报表。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向市政府反馈了意见。【出台《中共周口市委关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发[2005]9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豫发[2005]15号文件)和市二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