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述•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夏朝开始,中国较早进入文明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本单元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商周时期,主要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制日益削弱,分封制逐渐被秦的郡县制所取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具体线索如下:•1.商周的政治制度。这一时期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其主要表现为:•(1)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2)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主要特点是:•(1)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2)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3)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发展和完善,其主要表现为:•(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削弱,日益听命于中央。•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1)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增设军机处。•(2)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皇权的需要。•(3)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备考策略•1.理清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演化,从中总结出变革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要特别关注时政热点,联系当今现实,从文科综合的角度认识相关的历史问题。•2.从政治文明的角度,重视对一些重要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概括和总结。•3.注意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通过比较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在封建社会前期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后期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本单元虽然限定在古代史的范围,但可适当向近现代史延伸,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它对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政治制度有何影响。这就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近代军阀政治、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等内容联系起来,增加了综合思考的强度,还可以联系西欧国家专制王权的建立等内容展开。•第一讲•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也是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实施扩大了周的文化影响,也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2)西周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用来规定宗族的嫡庶系统的制度。嫡长子与诸子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3)宗法分封制度是西周为维护奴隶制国家政权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它以血缘为纽带,又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确立了家族中和政治上的等级秩序和隶属关系,凝聚了宗族,防止了内部纷争,强化了王“”“”权,将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互为表里有效的巩固了奴隶制的统治。•(1)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三公九卿和地方郡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并且任免权由皇帝决定;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使家与国同治,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特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积极:①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②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一、如何把握分封制和宗法制?项目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内容特点①分封对象:子弟、功臣②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①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②确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