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6+1小练习(9.23)命题人:李琴审题人:李建华、余彪、李娜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下图示意R河流域,R河最终注入L湖。L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R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L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A.人类过度引用河水B.流域内蒸发量增大C.源头冰川融水增加D.湖泊中部地势较高3.L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A.农业灌溉水源减少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C.当地气温日趋升高D.土地的荒漠化加剧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沙嘴”面积增加最快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B.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C.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D.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6.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A.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B.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C.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D.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二、综合题(共1题,共20分)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开都河是新疆一条著名的内陆河,是内流河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之一,该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时呈九曲十八弯状,最终注入博斯腾湖,流域内最大年降水量约450mm,其径流量日变化较大。近些年来,开都河流域降水普遍增多,气候总体呈“暖湿化”趋势。(1)根据暖湿化的趋势,推断开都河水文特征的变化特点。(6分)(2)与其它内流河相比,开都河泥沙较小的原因。(4分)(3)推测开都河径流量日变化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10分)总结1.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2.高三地理6+1小练习(9.23)答案1-3CCD4-6BDA7.(1)河流径流量变大;(2分)春汛提前;夏汛推后;(2分)洪峰流量增大(2分)(答出3点即可)。(2)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地形平坦,泥沙沉积;(2分)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2分)(3)春季。(2分)春季昼夜温差大,白天升温快,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大;夜晚温度低,河流补给少,径流量小。(2分)夏季晚间温度也在零度以上,冰雪融水较多,径流日变化减小;(2分)秋季冰雪面积减少,融水减少;(2分)冬季气温低,冰雪几乎不融化,河流水量小,日变化也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