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依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的方针。对外开放2.过程3.格局“形成了从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经济特区东部5.深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世贸组织是各国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2)过程①1981年,中国首次以观察员国身份列席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②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③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3)意义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和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契机。标志着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②有力地推动的繁荣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1世界大市场全球经济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2)意义①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国家的差距。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带来了社会进步和生活巨变。2.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的过程和趋势。(2)进程①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缓慢。②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③进入21世纪,进入阶段。(3)趋势:出现城市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改革开放最发达城市型高速发展区域化3.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条件①大力支持。②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进步。(2)时间:年互联网业务在中国全面开展。(3)影响①应用领域更广,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的一个缩影。②打破时空界限,使、知识更快传递、共享。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④改变着生活方式和人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政府计算机网络1995信息社会信息传统4.时尚中国(1)原因:的推动。(2)表现①观念:意识、市场意识、意识等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②穿着:日益讲究,注重衣服的面料、抽地、花色、款式和品位。③家居:人们居住条件改善并引发“”。④语言:语言发生很大变化,生动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更新。改革开放竞争效率穿戴装修热流行时尚一、对外开放史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春天的故事》史料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史料一中的“座座城”有何作用?【提示】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2.史料二中为什么说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提示】可以促进上海乃至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发展,甚至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3.从“座座城”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开发浦东,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进一步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史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化进程史料二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驰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去键盘的同时,Internet就已经在不断变化了。——英国学者尼尔·马雷特1.从史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发展较为迅速是在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提示】改革开放后。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2.结合史料二说明你的生活如何因网络而改变?【提示】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娱乐、思维。【突破提示】图形展示法【突破归纳】1.“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地区不断推进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宽领域”就是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突破提示】分析归纳法生活巨变折射了时代的变迁。分析原因和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