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纲要求考纲解读实践应用(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地貌的类型及成因(2)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山区多峡谷、平原多曲流(2)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区多聚落、农业区核心考点考点一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一、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发展阶段侵蚀类型地貌初期(A)河流侵蚀作用以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B)向下侵蚀作用,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河流在、,使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成熟期(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向下和向源头侵蚀减弱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核心考点二、河流堆积地貌位置堆积地貌类型出山口处a:河流中下游b:入海口(河口)c:洪积—冲积平原或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4.读“河谷示意图”,回答问题。(1)上游河谷一般呈“__”型,流水侵蚀使沟谷加宽加深,出现瀑布、等。(2)下游河谷多呈“__”型,较为开阔,水流平稳,以作用为主。峡谷沉积VU考点一河流地貌的形成和特征1.河谷的形成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类型:组成部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山前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形成机制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组成部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地势平坦、宽广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图示以示意图来理解各河段地貌的类型及成因[典例](2014·北京高考)右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1)~(2)题。(1)该河谷()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2)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答案](1)A(2)D2.(2014·海南高考)如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图,完成(1)~(2)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Bc核心考点(2014重庆高考)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右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答案】(1)B(2)C核心考点-14-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D考点二河流流向的判断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上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典例]图Ⅰ为某区域示意图,图Ⅱ反映图Ⅰ中的P地河谷剖面,图Ⅲ反映图Ⅰ中的湖泊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河流流向及湖泊类型分别为()A.自北向南淡水湖B.自南向北构造湖C.自南向北冰碛湖D.自北向南咸水湖(2)R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书()①湖泊蓄水范围为a②湖泊蓄水范围为b③S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④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