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河铁矿回风井临时排土场施工方案罗河铁矿临时排土场位于矿区东部,排土场区地貌形态属剥蚀构造成因的低山丘陵,占地面积为26944平方米,场区地表基本为植被所覆盖。1#、2#回风井生产和采准矿石万t/a,废石万t/a。本着就近排弃、少占地及排土作业方式简单的原则。废石的排弃采用汽车、铲车联合堆排方式。一、排土场的建设1、排土场初始排土线的修筑在山坡挖一单壁路堑,整平路面,根据调车方式来确定初始排土线的路堑宽度;2、排土场设计40米和50米两个堆置段高,40米为前进式堆排,50米为后退式堆排;3、排土场边坡堆置坡角在33°~35°之间,初始路堤宽度40米,岩石随排随筑;4、排石场工作平台宽度为48米,终了平台宽度为15米;5、排土线的扩展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增加排土场的受土容积,可采用多层排土。多层排土就是在几个不同水平上同时进行排土,并向同一方向发展。可采用直进式或折返式线路建立各分层之间的运输联系。各层排土线的发展在空间与时间关系上要合理配合。为保证安全和正常作业,上、下两台阶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超前距离,并使之均衡发展。二、基底的工程处理排土场基底表面为原地表,一般是表土或风化岩层,结构松散,孔隙多,查清基底岩土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可能引起滑塌的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稳定基底的工程处理方法:1、对处于山坡地形的弱岩,堆排岩土前可用铲车推成2~3米宽微倾向山体的台阶,以增加基底的抗滑能力;2、在排土场底角基底风化严重地段或坡积物较厚地段,进行人工挖槽,以增加排弃物料与基底接触的抗滑能力;3、在松散基底的土场内部,预先埋设一定数量的抗滑挡墙,以增加土场的抗滑强度。这些挡墙可以是用于疏水的被大块岩石充填的平行废石堆的排水暗沟;4、在倾斜稳固的基底表面覆盖有薄的粘土等力学性质弱的物料时,应将其剥离清除,回填坚硬大块物料作底衬;当没有这些覆盖物时,亦可用爆破或机械法疏松基底岩石,以增大底面摩擦力;5、对废石排弃区域内水塘、沟渠等不良地质发育处,应事先疏干、清淤并卸载大块岩石和砂石做垫层,保证排土场的稳定性。三、疏水措施疏水处理包括疏排废石堆内部含水和基底地下水以及地表截水排洪。1、在距废石堆上部边缘的地方挖掘排水沟,进行截洪和排洪,使水不进入排土场;2、营建3°~5°的防渗反向坡,以防张裂缝以远的水体注入张裂缝;3、用铲车整平废石堆的表面,防止雨水积聚与渗入;4、排除基底表面的积水;5、在废石堆底角处要挖掘排水沟,使地表水迳流不致于侵蚀废石堆底角而造成底角岩石风化;6、废石堆基底的疏干可用横向排水沟,沟内安排水管,并用破碎岩石回填,排水管将边坡底部的水引至总排水沟或贮水池,横向排水沟随排土工作的推进而增长;7、设置新的排水总沟与贮水池,每条排水沟可疏干30~40米宽的地带,排土后,此种排水沟因大块岩石自然滚落而被充填,因大块件有较大间隙,因而能迅速导出浅部的地下水和废石堆下渗的大气降水,防止下渗水的积聚或沿基底面大面积漫流;8、在雨季及融冻期作好排水准备工作。四、排土工艺1、采取公路运输排岩:利用汽车将废石运到排土场进行排卸,然后由铲车推排残留的废石及整理排卸平台,修筑防止汽车翻卸时滚崖的安全车挡及整修排岩公路;2、为了避免在排土场的一个区段集中排土线速度太快而引起局部边坡剧烈变形,可把排土场分成两个区段:一个是排土区段,另一个是当排土区段出现超过允许变形时备用区段,在一个排土平台可按不同区段实行间歇作业;3、多台阶边坡比一坡到底的岩层稳定,在基底岩石承载能力很低的情况下,为防止滑塌,要合理选择第一台阶(下部台阶)的高度并滞后堆置第二台阶,形成了宽度较大的超前排土台阶。超前排土台阶可用汽车、铲车堆置,一般高约15~25米。堆置超前排土台阶必须使基底得到压实;4、排土卸载平台边缘要设置安全车挡,其高度不小于轮胎直径的2/5,车挡顶部和底部宽度应分别不小于轮胎直径的1/3和1.3倍;设置移动车挡设施的,要按移动车挡要求作业。五、合理调整排土岩性的分布1、对软岩应实行分排或软岩与坚硬岩石混合排弃,避免由于集中排弃软岩形成软弱带而引起滑塌;2、基底上应排弃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