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1.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2.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热点提示1.在选择、填空中考查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及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2.在解答题中考查这些概率,或者综合考查分布列、均值与方差等.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1)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和B,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叫做,用符号来表示,其公式为P(B|A)=(2)条件概率具有的性质:①;②如果B和C是两件互斥事件,则P(B∪C|A)=条件概率P(B|A)0≤P(B|A)≤1P(B|A)+P(C|A)2.相互独立事件(1)对于事件A、B,若A的发生与B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2)若A与B相互独立,则P(B|A)=,P(AB)==.(3)若A与B相互独立,则A与,与B,与也都相互独立.(4)若P(AB)=P(A)P(B),则.A、B是相互独立事件P(B)P(B|A)·P(A)P(A)·P(B)A与B相互独立3.二项分布(1)独立重复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在这种试验中每一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即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且任何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2)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为(p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事件A发生的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X,其分布列为,记为.Cpk(1-p)n-k(k=0,1,2,…,n)二项分布X~B(n,p)1.打靶时甲每打10次可中靶8次,乙每打10次,可中靶7次,若两人同时射击一个目标,则它们都中靶的概率是()解析:甲中靶的概率为45,乙中靶的概率为710,两人打靶相互独立,同时中靶的概率为45×710=1425.答案:D2.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X~B(6,13),则P(X=2)等于()A.1316B.4243C.13243D.80243解析:P(X=2)=C26(13)2(1-13)4=80243.答案:D3.明天上午李明要参加奥运志愿者活动,为了准时起床,他用甲、乙两个闹钟叫醒自己,假设甲闹钟准时响的概率是0.80,乙闹钟准时响的概率是0.90,则两个闹钟至少有一个准时响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记甲闹钟准时响的事件为A,P(A)=0.80,乙闹钟准时响的事件为B,P(B)=0.9,甲、乙均不准时响的事件为A·B,甲、乙闹钟至少有一个准时响的概率为P=1-P(A·B)=1-0.2×0.1=1-0.02=0.98.答案:0.984.设某种动物由出生算起活到20岁的概率为0.8,活到25岁的概率为0.4,现有一个20岁的这种动物,它能活到25岁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设A=“能活到20岁”,B=“能活到25岁”,则P(A)=0.8,P(B)=0.4,而所求概率为P(B|A),由于B⊆A,故A∩B=B,于是P(B|A)=PA∩BPA=PBPA=0.40.8=0.5,所以这个动物能活到25岁的概率是0.5.答案:0.55.设甲、乙、丙三人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7、0.6和0.5.(1)三人各向目标射击一次,求至少有一人命中目标的概率及恰有两人命中目标的概率;(2)若甲单独向目标射击三次,求他恰好命中两次的概率.解:(1)设Ak表示“第k人命中目标”,k=1,2,3.这里A1、A2、A3相互独立,且P(A1)=0.7,P(A2)=0.6,P(A3)=0.5,从而至少有一人命中目标的概率为1-P(A1A2A3)=1-P(A1)P(A2)P(A3)=1-0.3×0.4×0.5=0.94.恰有两人命中目标的概率为P(A1A2A3∪A1A2A3∪A1A2A3)=P(A1A2A3)+P(A1A2A3)+P(A1A2A3)=0.7×0.6×0.5+0.7×0.4×0.5+0.3×0.6×0.5=0.44.故至少有一人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94,恰有两人命中目标的概率是0.44.(2)设甲每次射击为一次试验,从而该问题构成三次独立重复试验.又已知在每次试验中事件“命中目标”发生的概率为0.7,故所求概率为P=C23(0.7)2(0.3)1=0.441,即他恰好命中两次的概率为0.441.【例1】1号箱中有2个白球和4个红球,2号箱中有5个白球和3个红球,现随机地从1号箱中取出一球放入2号箱,然后从2号箱随机取出一球,问从2号箱取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思路分析:本题可分为两种互斥的情况:一是从1号箱取出红球;二是从1号箱取出白球.然后利用条件概率知识来解决.解:记事件A:最后从2号箱中取出的是红球;事件B:从1号箱中取出的是红球.则P(B)=42+4=23,P(B)=1-P(B)=13,P(A|B)=3+18+1=49,P(A|B)=38+1=13,从而P(A)=P(AB)+P(AB)=P(A|B)P(B)+P(A|B)P(B)=49×23+13×13=1127.变式迁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