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新诗二首--第1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4VIP免费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新诗二首--第1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1/21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新诗二首--第1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2/21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新诗二首--第1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3/21
第6课新诗二首第1课时目标定位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诗歌的写作知识和体裁特点,熟悉作者。2.过程与方法:学习《雨巷》《错误》中的象征手法及朦胧诗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基础精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彷徨..()②寂寥.()③彳亍..()④凄婉.()⑤颓圮.()⑥惆怅.()⑦跫.()音⑧窗扉.()pánɡhuánɡliáochìchùwǎnpǐchànɡqiónɡfēi2.辨形并组词①撑()掌()②漠()寞()③婉()惋()④寥()戳()戮()支撑手掌冷漠寂寞婉转惋惜寂寥戳穿戮力3.解释词语①彷徨:②寂寥:③太息:④凄婉:⑤迷茫:⑥颓圮:⑦跫音:⑧向晚:⑨春帷:⑩窗扉: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寂静、空旷。叹气。哀伤;声音悲哀而婉转。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神情迷离恍惚。指建筑物残破、倒塌。脚步声。面对傍晚。春天。窗户的小门。4.辨析词义①寂寥寂寞②沉淀沉积③犹豫彷徨寂寥:多用于书面语,寂静、空旷。寂寞:孤单、冷清。沉淀:比喻凝聚、积累。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情感沉淀”;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水垢沉淀”。沉积:比喻沉淀、积累,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文化沉积”、“历史沉积”。犹豫:指拿不定主意,不知怎么办。如“一到紧要关头,他就犹豫不决”。彷徨: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有动作的强调。如“鲁迅也曾因找不到斗争的方向,而彷徨在十字路口”。④凄清凄婉⑤沉默静默⑥彳亍徜徉凄清:形容清冷;凄凉。凄婉:哀伤;声音悲哀而婉转。沉默:不爱说笑,如“沉默寡言”;不说话,如“他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道”。静默: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彳亍:由于心情惆怅、哀伤,走走停停的样子。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文本互动一、初步感知1.《雨巷》全诗共7节,试概括各节诗的内容。答案第1节写“我”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等待着一位姣好的又偏偏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该诗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2~6节),写结着丁香的姑娘在“我”的盼望中到来、走近,又走远、消失,写出了两人的同命相怜和“我”的失望。第2节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丁香花开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不过丁香姣好,却又容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即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是少不了的。第3节写那位姑娘在“我”的期待中出现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如“我”一般的彷徨,如“我”希望的一般冷漠、凄清、惆怅,大有同命相怜之意。第4至第6节,写那位姑娘的走近又飘过又消失。“静默地走近”,看来两颗心灵已经接近于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过,令“我”失望,“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就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追求着。第三部分(第7节),照应第一节,再次强化“我”的盼望与惆怅之情。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错误》中的人物形象?答案①“我”是一个思家心切但旅涯漫漫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浪子形象。②诗中的“女子”是一个凄婉而哀伤,在孤寂中期盼、等待、惊喜、失望,最终至于绝望的独守空闺的形象。二、深层探究3.《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徐。全诗7节,每节都是6行,尽管句子有长有短,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列数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分明,顿数也大致相近。请同学朗读诗歌并为下列的诗句标注停顿。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答案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4.反复诵读诗歌,体会全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氛围?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全诗营造了一种低沉而优美的艺术氛围,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5.作者为了能营造出这种艺术氛围主要采用了哪些意象?请找出并体会意象的特点。答案主要采用了“油纸伞”“雨巷”“丁香”三个意象。“油纸伞”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新诗二首--第1课时课件-苏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