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的是()①黄河②汾河③秦岭④太行山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为进一步增加山西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A.西气东输工程B.西电东送工程C.引黄入晋工程D.黄河整治工程答案:1.D2.B解析:第1题,山西省煤炭主要是向东南方向运输,黄河和太行山是无法避开的自然障碍。第2题,为减轻煤炭直接外运的压力,山西省将煤炭转化为火电向外输出,即西电东送工程。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3~4题。3.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4.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1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答案:3.B4.C解析:第3题,图示的核电站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能源供应紧张,建核电站的目的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第4题,建核电站属于开发利用新能源,而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才是节约型社会所倡导的。山西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为严峻,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承载力强度指标是指水资源承载人口与实际人口之比。读表回答5~6题。地区承载人口(万人)承载力强度地区承载人口(万人)承载力强度太原154.700.45晋中172.600.56大同165.340.53运城118.570.24阳泉61.730.47忻州222.220.73长治326.831.01临汾196.480.47晋城392.571.77吕梁177.780.50朔州80.520.535.读表可知,水资源承载盈余最多的地区是()A.晋城B.长治C.运城D.临汾答案:A解析:从表中可知,晋城水资源承载力强度达1.77,即该地区水资源能承载现有人口的1.77倍,是表中水资源盈余数量最多的。6.下列有关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低产值低水耗农业B.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制定合理的跨流域调水方案D.修建蓄洪储水工程答案:B解析:发展高产值低水耗农业,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使用数量,从而达到“节流”目的,跨流域调水,修建蓄洪储水工程,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属于“节流”措施。(2011·宁德模拟)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7~8题。27.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A.石油、煤炭、天然气B.天然气、石油、煤炭C.煤炭、天然气、石油D.石油、天然气、煤炭8.M省可能是()A.山东B.贵州C.新疆D.河北答案:7.C8.C解析:第7题,山西能源生产以煤炭为主,重庆能源生产以天然气为主,黑龙江能源生产以石油为主,结合三省的优势能源,可知①、②、③依次为煤炭、天然气、石油,C项符合。第8题,M省区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相对比例相差不大,新疆符合题意。山东天然气比例低,贵州油气资源生产比例低,河北天然气比例低。排除A、B、D。9.为了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根本措施是()A.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B.鼓励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我国投资建厂C.限制汽车产业发展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答案:D解析: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解决其供应紧张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10~11题。国家储量(%)产量(%)消费量(%)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0026其他5132010.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