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分析P点的位置,回答1~2题。1.若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则P的位置正确的是(D)A.欧洲西部B.美国西部沿海C.非洲西南沿海D.南美洲西南沿海2.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或气候特征是(A)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全年多雨D.1月份为炎热的夏季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甲、乙盛行风中(D)A.甲风七月最为盛行B.乙风一月最为盛行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4.在甲风盛行的季节(D)A.苔原地带驯鹿向北迁徙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5.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1)~(3)题。(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B)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B)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下列地点与图中代号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C)A.惠灵顿—②B.巴黎—③C.威尼斯—④D.开普敦—⑤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回答6~7题。6.在探究中,假设太阳直射点只在赤道上,没有回归移动,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将无法再找到,据此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7.研究表明,若在北半球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差异B.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影响的差异C.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D.所处海陆位置的差异8.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的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D)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2)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的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下列关于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D)A.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B.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该地的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D.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是________月(1月或7月),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2)C处此时受________控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时E处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此时A、D两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10.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C)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D)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11.读下面甲、乙两区域图,图中箭头为同一种资源的流动方向,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箭头所示的资源为(B)A.石油B.淡水C.煤炭D.天然气(2)实现上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主要得益于(C)A.人口增加B.农业生产规模扩大C.科技进步D.交通运输发展(3)图中①、②两地对该项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多的时间分别为(B)A.①—3—5月②—6—8月B.①—6—8月②—12—2月C.①—10—12月②—3—5月D.①、②—8—10月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第3题。12.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D)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读下面中纬度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完成13~14题。13.下图中①—④为四种不同气候类型,上图中甲—丁与本题图中①—④对应正确的是(B)A.甲—①B.乙—④C.丙—③D.丁—②14.有关甲—戊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D)A.旧金山气候的成因与甲相同B.乙气候在各大洲皆有分布C.受副高影响,戊气候干旱少雨D.丁与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