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档精彩文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Geomorphology):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2.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Geology)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就是地表(地球表面)形态(landforms)。2.地貌的形态: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3.谷中谷:指在地貌发展中,老的谷地被切割形成更小的、新的谷地。4.地貌的基本形态:指那些成因单纯、体积小、单个分布的地貌形态;一个地貌基本形态是由一个单一的地貌过程形成的。5.地貌的形态组合: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在成因上有联系、在形态上无联系的地貌组合在一起。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答:地形面——地表面具不同坡度的面。古地形面——地质历史时期存在的、直观上看不出来的地形面,只有通过研究才能确定。地形线——指两种地形面相交而成的线。地形点——2条以上地形线相交的点。2.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答: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3.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答:(1)、气候同一岩性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地貌的时间、尺度不同;同一地质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作用程度不同;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地貌组合。(2)、植被植被发育减弱地貌的形成;否则加速地貌的形成。(3)、人工活动:加速地貌的形成。(4)、地质构造顺构造地貌:背斜或地垒形成正地貌;逆构造地貌:背斜成负地貌,向斜成正地形。4.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答:①地貌年代相对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各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a.切割关系:地貌发展中,新地貌切割老地貌。实用标准文档精彩文案b.过渡关系:同一时期、不同地点形成不同的地貌或沉积物。c.掩埋关系:地貌发展中,新的地貌或沉积物掩埋老的地貌或沉积物。②地貌地质年代的确定a.古生物法:主要利用地貌堆积物中所含的古生物(Q)化石,直接确定地貌的年代。此法适用于堆积地貌,因侵蚀地貌常无堆积物。b.年间法:确定的地貌在某一年间或阶段形成,确定的时间越短越好,长了则无意义,主要是利用寻找地貌上最老的堆积物和剥蚀地形切割的最年轻的堆积物。c.其他方法:C14K-Ar法、U系法、古地磁法、历史考古法等。第三章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一.名词解释:1.风化壳:具有多层结构的残积物剖面称风化壳。2.残积物: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称为残积物。3.崩塌:陡坡上(大于50°)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4.错(座)落: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发生整体下坐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移动岩体基本上保持原岩结构和产状。5.撒落:斜坡(30-50度)上的风化碎石在重力作用下,长期不断往坡下坠落的现象。6.倒石堆: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撒落的堆积地貌)7.滑坡:斜坡上的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滑动带做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又称为地滑,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灾害。8.坡积物:是片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在斜坡地带堆积的沉积物,其中有时夹有冲沟和重力的粗粒堆积物。二.问答题与论述题:1.试述斜坡上的重力地质作用。答:斜坡上的岩体或松散的土体(统称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往下运动的过程称块体运动。块体运动是引起斜坡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稳定性:K=抗滑力/下滑力K>1,块体稳定;K<1,块体不稳定块体的稳定性取决于:坡度、土体内摩擦力、土体粘结力、和坡高等因素。按照斜坡上块体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和灾害性质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滚落作用、滑动作用、流动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