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在影响天气的各因子(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长期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天气综合,不仅包括某些多年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然出现的极端状况。2.简述气候变化和气候突变的区别前者:气候从一种稳定状态跳跃到或转变为另一种稳定状态的现象.后者: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越不稳定。突变是气候突然的变化很快,很明显;而气候变化是一个季度的气候变化,比较慢不明显3.气候变化的原因(书p353)外部因子:地球轨道参数,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大陆板块漂移,造山运动,人类活动内部因子:⑴太阳辐射的变化。⑵地球轨道因素的变化。⑶火山活动。⑷宇宙——地球物理因子。⑸下垫面地理条件的变化。⑹大气环流的变化。⑺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4.简述云的微观形成(书p47):云是潮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膨胀冷却,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及过饱和时,在凝结核上凝结成云滴,或(和)由冰核作用经冻结和凝华生成冰晶而形成的。当云中的云滴增长到足够大时,就会从空中降落而产生降水。5.按照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哪几族哪几属?(书p48)三族:高云族(高云形成于6000m以上的高空,对流层较冷的部分在此高度上的水都会凝华或冻结为冰晶,所以这族云都是由冰晶组成。高云高云一般成纤维状,薄薄的并多数为透明。)中云族(中云于2500~6000m的高空形成,它们多由过冷小水滴组成)低云族(云底高度通常在2500m以下)十属:卷云,卷积云,卷层云(高云族)高层云,高积云(中云族)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低云族)6.绘出雨,雪,冻雨,冰粒四种降水产生的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分布的草图7.如何区分雾和霾这两类视程障碍?书p558.什么叫视程障碍现象及其种类?定义:云,雾,降水,风沙等液体或者固体杂质造成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种类:雾,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扬沙,浮尘9.描述大气垂直结构的主要特征书p2810.请简述大气成分CO2,O3对地球辐射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书p2311.表征大气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并解释p35温度,气压湿度风12.微波辐射计的定义,种类以及我们学校有哪两种微波辐射计,种类以及我们学校有哪两种微波辐射计(为了测量物质的微波辐射的高敏度接收机)总结为以下五种基本类型:全功率型微波辐射计,Dicke型微波辐射计[1],负反馈零平衡Dicke型微波辐射计[2],双参考温度自动增益补偿型微波辐射计[3],数字增益自动补偿型微波辐射计[4]。本文提出的实时定标微波辐射计[5]完全消除系统增益波动和系统噪声波动的影响,技术难度低,是一种新体制的微波辐射计。我们学校:13.完整的地基微波辐射计的主要成份。(书p223)它能提供给我们什么样的气象信息?(书p226)14.天气雷达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雷达各参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书p167~171)触发信号产生器,发射机,天线转换开关,天线,接收机,天线传动装置,显示器15.后向散射截面,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及量纲(书p172~181)16.折射率与温,压,湿的关系,五种折射的定义,路径,产生超折射的条件(书p181~183)17.列举常见的温度,气压,湿度的仪器,并简要说明它们的观测原理(书p162)温度;书p114~118气压:书p119~123湿度:书p124~12818.简述气象卫星的观测特点(书p195)(1)气象卫星在固定轨道上对地球大气进行观测(2)气象卫星实现全球和大范围观测(3)在空间自上向下观测19.气象卫星常用哪两种轨道?各有什么优缺点?(书p199)太阳同步卫星轨道地球同步静止卫星轨道20.填空题书(p197)目前常用的卫星图像分为可见光,红外和水汽等通道。在可见光通道,卫星观测到的辐射强度主要与(地表或云的散射或反射系数)有关。把云的辐射强度转换为可见光云图时,辐射强度大,则图像色调为(白色),反之,图像色调(黑色)表示辐射强度小。把云的辐射强度转换为红外云图时,辐射强度大,则图像色调为(黑色),反之,图像色调(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