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讲实例演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分叉桥的计算一、结构尺寸:某桥为为分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桥,如下图所示。图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分叉桥示意图二、设计计算参数:1.)按全预应力构件计算,重要性系数1.1。2.)设计荷载:城-A级。3.)车道数:4车道。3.结构重力:一期恒载:结构自重γ=25KN/m3;二期恒载:桥面铺装(t=100mm)防撞栏杆:8KN/m(一侧)4.基础变位影响:隔墩不均匀沉降按1cm考虑。5.温度影响力:温度条件考虑按规范取值(JTGD60—20044.3.10条)整体均匀温差+15℃、-30℃。梯度温度正温差A=400mm,T1=16.4℃,T2=6℃;负温差A=400mm,T1=-8.2℃,T2=-3℃。6.预应力砼连续梁:后张法,预埋塑料波纹管道(μ=0.16,k=0.0015)张拉控制应力1339.5Mpa。7.收缩徐变影响力:按新设计规范取用。三、计算方法选用这里我们选用八节点非协调块单元来计算。在用块单元计算时,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两大步骤:(1)和建立梁单元计算模型类似,通过输入单元集、材料、截面、积分方法等参数建立网格划分控制信息;(2)执行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控制信息的建立分以下几种情况:1、当桥的内横梁及边横梁垂直于桥中线(对于弯桥横梁沿径向),开始建模时,可完全2按单根梁模型来建,建完后定义一下每个梁单元的积分方法,再执行网格划分,基本的空间块单元模型便可建立。在建立单根梁模型时,梁可以位于桥的中线,此时需定义梁为中纵梁;梁也可定位于桥的边缘,此时需定义梁为边纵梁。2、对于其它异型桥,网格划分控制信息建立有两种方式:(1)梁边缘控制法;(2)腹板节点控制法。要求用户输入的基本要素有:梁的走向线;相应的横向划分控制线;控制节点;横截面。其中梁的走向线和横向划分控制线均用梁单元集来表示。当梁为纵梁时,相应的横向网格控制线为横梁;当梁为横梁时,相应的网格控制线为纵梁;当梁为其他梁时,相应的网格控制线为其他梁。横向网格划分控制线间距的设立原则同两维梁单元的划分原则类似:在一些关键点如支座中心线、腹板变厚处、顶底板变厚处、实心横梁的边缘即箱子实心与空心交界处及腹板数变化处等均应有横向网格划分控制线,其余地方可采用均分的原则来设横向网格划分控制线。如图2所示。图2网格划分控制线(1)梁边缘控制法当网格横向控制线上节点数小于等于3时,程序采用边缘控制法,这时要求在横梁的两端点即桥的边缘必须有节点。梁的走向线可位于梁边缘,也可在中间任意位置,但要求单元截面宽度同实际横梁即横向控制线长度基本一样,相差不能超过50cm。如在50cm之内,程序将按横向控制线的长度按比例调整单元截面尺寸。如图3所示。图中水平线为梁走向线,用纵梁来表示;竖向为网格控制线,用横梁来表示,小园点表示节点。数字8001表明梁截面为第一种任意箱型。图3单元网格划分控制要素3(2)腹板节点控制法当网格控制线上节点数大于3时,程序采用腹板节点控制法,这时梁走向线必须位于边缘。无论梁的走向线位于那一侧,输入截面的最左端点均位于梁的走向线之上。横向网格控制线上节点分别位于梁边缘,腹板侧面和梁底面交线。正常情况下节点数不能多也不可少,例如图4所示腹板数发生变化的结构,控制其单元网格划分的基本信息如图5所示。假设腹板数为3则节点数为2X3+悬臂板数(2)=8,如只有一侧悬臂板,则节点数为7,不过单元截面横向尺寸和实际截面可以不一样,只要截面各部分比例关系正确即可。如果为直腹板箱梁,则只要加腋部分与箱室宽度满足比例关系即可。但在腹板数发生变化处(该处应设置横向网格划分线),节点数=悬臂板数(2)+(左侧腹板数+右侧腹板数),在两腹板的相交点应有一节点,而且在腹板少的一侧截面应采用负腹板型截面,腹板多的一侧截面应采用腹板紧密衔接型截面。如图4中所指示的腹板变化处,其左侧截面如图6所示,右侧截面如图7所示。图4腹板变化结构腹板数变化处梁的走向线横向网格划分控制线4图5变腹板结构单元划分基本控制信息图6左侧截面图7右侧截面注意:负腹板截面两腹板紧密相连腹板数变化处,腹板相交点有一节点5(1)如果节点数不满足上述要求,程序将按少者进行划分且提示用户注意。如果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