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例8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2.教材分析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眼睛的教学是围绕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来开展。3.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照相机、放大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在生物学的课本中已经接触过眼睛的构造,所以对于眼睛和眼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眼睛的结构。2.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的原因,眼镜矫正视力的原理。【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自学后,能够说出眼睛的结构。2.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总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评价样题:自学检测题1、2、3,合作探究1、3,当堂训,1、2、3、4。3.在自学指导题目引导下,自学课本,完成自学检测,探究活动和当堂训练。【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在北极进行探索的工作人员丢失了火种,你有没有办法为在冰天雪地中工作的探险人员获得火种,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呢?前面我们学习了面镜,下面我们学习透镜及其应用,我们先一起学习眼睛和眼镜。(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思考、讨论、提出问题,导入课题引起学习兴趣。看学生表现,从学生表现了解学情。三、后教环节(15分钟)合作探究近视眼及其矫正1.产生近视的原因?2.利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是利用了凹透镜的对光线的()作用。小组共同讨论,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一个矫正近视的模拟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小组间进行交流,确定共同的实验方案,然后1.学生能够结合活动1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利用凹透镜进行矫正。2.小组积极活动,交流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100-102内容,勾划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1.眼睛的结构中,哪部分作用相当于凸透镜,什么器官相当于光屏。2.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性质是什么?3.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如何矫正?4.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如何矫正?(二)自学检测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下面的检测,注意思考,独立完成。1.眼睛的结构中,和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相当于光屏。在视网膜上成的是、的像。2.当睫状体晶状体变,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时,晶状体变,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3.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方向太,成像于视网膜前。矫正:配戴用镜做成的近视眼镜。4.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方向太,成像于视网膜后。矫正:配戴用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1.学生快速的自学,并能够自觉合上课本检测。看学生勾画课本标注情况,为后面的合作打好基础。2.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检测反馈的题目,根据学生对题情况,每一人全对计1分,成绩计入小组量化。看学生答对题情况。展示疑惑,小组间解决。3.组内交流,看是否能够解决提出的疑惑问题。进行实验。远视眼1.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有哪些?2.如何矫正远视眼?利用上面的实验,模拟远视眼及其矫正。点拨:眼镜的度数见课本p101学法指导:借助画图分析,重点区别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图片。(三)质疑问难展示小组自学情况,处理自学检测中的问题。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四、训练环节(13分钟)过渡语: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当堂训练题。1.晶状体与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物体射来的光通过眼睛后,在视网膜上成像,但人感觉是立的。2.近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可利用的作用来矫正。远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晶状体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