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13打电话》导学案执笔人:李娜备课组长:王改霞审核人:雷素琴班级:学生姓名:年级五学科语文教师课型综合训练课课时1—2课时课题13.打电话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重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学习流程一、预习检测我能行1.我知道本篇课文的文学形式是。在预习中,我对这种文学形式有了如下了解:2.浏览全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朗读课文,想想故事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2.这个相声对你的启发是什么?3.学了这个相声,听了相声,看了相声,你觉得相声的语言怎么样?三、达标测评:1.用一个字来表示时间。(1)十五分钟叫()(2)十二小时叫()(3)七天叫()(4)十天叫()(5)三个月叫()(6)十二个月叫()2.连线题。经济学家说时间就是胜利军事家说时间就是粮食医学家说时间就是知识科学家说时间就是金钱农民说时间就是生命对学生而言时间就是创造与发明四、修改病句。1.相声语言因为简明扼要,所以很风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打电话与人交流,既言简意明,又是对别人的尊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海冲浪。要善问许多人在学习方面的重要体会是:不仅要问,而且要善问。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没有道理的。学问学问,学要肯问。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份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学可犯难不急于问人,要先知己,后问人,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问,要问的准,问的深。因为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1.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画上波浪线。2.“问”有什么好处?要问什么问题?3.什么叫善问?善问的要领是什么?六、快乐阅读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权,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然看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慌忙越强逃走,一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到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诵了两句诗:深夜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做人。【思考·交流】联系短文的内容,把郑板桥几句诗的大意写下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