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部业务学习内容考试试题《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核心制度》(100分)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核对患者应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2、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3、长期卧床患者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4、注射药按先后次序摆放,有效期在3个月或6个月内药品必须摆放近效期标志牌。5、高危药品要单独摆放,并用醒目标识标明药品名称。6、口服给药审查五准则:准确的病人、准确的药物、准确的剂量、准确的途径、准确的给药时间。7、下达口头医嘱,在抢救6小时内将抢救记录详细书写在病历中,各项处置按实施执行时间补充医嘱,时间应精确到分钟。8、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9、接班者如发现病情、治疗、物品或药品等交代不清,应立即查询。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问题,由接班者负责。10、临时备用医嘱缩写为SOS,12小时内有效。211、严格执行护理差错事故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事件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发生严重护理差错事故时有护士长立即口头报告科主任、护理部及院级,24小时上报书面材料。12、出院病历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归档,死亡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13、生活部分能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给予一级护理,每一小时巡视一次。14、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病人仍给予二级护理,巡视时间为每二小时巡视一次。15、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病人严格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16、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须复述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17、交班内容需交清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分娩、手术、病危、死亡人数及病室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18、输血时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19、避免化疗摇外渗的措施:选择合适的血管、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20、直肠给药的时间应在入睡前,深度为2cm。21、对无法有效沟通患者,应当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志。22、在病房发现药物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23、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324、交班方法有文字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25、执行医嘱要进行“三查八对”,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有效期。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护理文书书写可以由(A)完成。A.必须有具备独立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B.实习护士C.进修护士D.见习护士2、输血完毕应及时送血库(检验科)保留血袋(C),以备必要时核查。A.12小时B.6小时C.24小时D.42小时3、单次用血量超过(A)ml,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申请,科室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科审批备案。A.1600B.500C.800D.10004、2017年版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不包括(D)A.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B.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C.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D.着重护理文书书写记录5、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B.可以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C.严格执行查对制度D.患者至少有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6、关于护理文书书写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住院期间的运行病历,要求定点存放,病历用后必须归还原处。B.病人及家属提出封存病历时,可将病历交予家属4C.病人死亡后,统一交病案室保管D.病人家属要求复印病历资料,须经医务科批准。7、关于输血前查对内容,下列错误的是(B)A.输血前需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B.取回的血应尽快使用,最多可以贮存6小时C.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D.输血袋不可以加入其它药物8、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认真、及时书写病历。患者检验、检查结果在收到报告后(D)小时内归入病历。A.6B.12C.4D.249、关于病历管理制度,下列说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