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高》教案兰化一中代清萍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的重要字词;2、体会文章举例丰富、正反对照、详略得当的选材特点;3、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探讨“清高”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文章的结构艺术、选材艺术,并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借鉴;2、探讨“清高”的现实意义。教学方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三、整体感知1、积累重要字词颍水脱颖而出;孤僻怪癖;汲取黯然失色;屡遭贬黜;直言谏诤诤言;实至名归名实相符名不副实名不符实;恬退蓬蒿宫阙;天真罄露告罄售罄罄竹难书钟磬;舟楫临渊羡鱼轩冕2、体会选材艺术举例丰富、详略得当、正反对照是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列举学生作文中的弊病:通篇无一事例,只是空泛的议论或抒情(这样议论、抒情就落不到实处,没有依托);例子很少,甚至一个故事讲到底“有这样一个故事……”“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篇文章中,可能有三四个例子,但详略不当,平均用力,常见的是一个例子写一段,关键是段与段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性语句或议论性语句将它们有机联系起来。学习借鉴本文的选材艺术——举例丰富、正反对照、详略得当。3、体会结构艺术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要注意整合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这是划分的依据)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前呼后应,过渡自然。夹叙夹议,叙议结合;观点中肯,情感内敛。四、合作探究讨论:你认为“清高”在当今社会有什么意义?(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五、课堂练习以“清高是……”写一句话:清高是一种不同于世俗、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范,谈古“清高”的意思(1)“清高”的模式(2—5)“清高”的标准(6、7)与显贵(许由2、3)、富贵(陶渊明4)无缘严格(李白6)“清高”的现实意义(8)必须有不平凡的本事[才艺](陶、林、倪5)模糊(孟浩然7)论今清高是一种自尊、自爱、自信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