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云南省玉溪聂耳小学王树丽2015年1月《数数数的组成》教学反思云南省玉溪聂耳小学王树丽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学生认识20以内各数,这是人教版数教学的第一阶段。在一年级下学期,数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本单元的教学属于人教版数概念教学的第二阶段。本单元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基础,也是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必须确实学好。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确实掌握数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通过40分钟学生的参与,老师的引领,本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反思本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大胆放手,让课堂自由呼吸“自主学习”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每一个人后续学习的前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后面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俗语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的放手,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本堂课,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从21数到100这一环节,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数数,摆小棒体验数的组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让课堂自由的呼吸,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自由的数数,从而,才有后面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三个三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抽象数等不同的多种数法,才生出了那么多精彩的瞬间,如果本堂课没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学生对数就不会有那么深的情感。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在教师大胆的放手,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中得以体现,课堂也因此而自由的呼吸,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思维是活跃的,不同的人获得了不同的发展。1二、经历过程,让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在学生自由数数之后,指名同学上展示台汇报自己的数法,在这一过程中再次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在同学展示自己数法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自己的数法,同时也学习借鉴了别人的数法感受了数法的多样化,对100以内数的各种数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为了突破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过渡这一难点,我反复追问“29添1是多少?零散的10根小棒可以怎样?为什么是30?38添2是多少?零散的小棒可以怎样?为什么是40”等这一连串的问题,让这一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数数过程,对数数和数的组成得以牢固的掌握。三、综合训练,让学生提升能力本节课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注重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综合性,发展性。我紧扣本节课的内容,力求突出重点,对基础知识和教学难点进行扎实的巩固,并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的练习图文并茂。将多种方法的数数,数的组成,估数等融为一体,使学生乐于接受,拓展思维,提升学习能力。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一个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反复点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内数的概念,培养数感,并借助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2动发现、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整节课都在追求这一境界注重整合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不知不觉快快乐乐地进行实践活动,收到了事办功倍的效果。精心制作的课件,把学生带到了具体情景中,深入浅出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娴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将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