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课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考点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一、新思想的萌发1.背景:2.目的:3.代表人物:4.评价:二、洋务思想1.背景2.基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目的: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挽救统治危机。4.影响:洋务运动时期的中西体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毕竟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三、维新思想(一)背景1.民族危机:2.经济基础:3.阶级基础:4.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及影响①思想:认识到西方的富强根本在于政治制度,洋务派热衷造船、制器是“仅袭其皮毛”;中国应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②影响:早期维新思想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二)代表人物及思想特点1.康有为(1)代表作:(2)思想特点: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托古改制,传播西学。(3)成因:传统文化影响巨大;为减少变法的阻力;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等。(4)影响: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2.梁启超思想特点: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强调变革教育制度。其文章“饱带情感,流利畅达”。3.谭嗣同(1)代表作:(2)思想特点:4.严复思想特点:(三)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1.论战内容:2.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3.影响(即维新思潮的影响)(1)宣传了维新派的主要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提倡西学、改变教育制度等。(2)使维新思想冲破重重阻挠顽强地传播开来。(3)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4)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5)推动了“百日维新”。【检测题】1.[2014·四川卷]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D[解析]本题以殷海光的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揭示了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技术的反应”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所以①属于“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是指学习西方的民主政体;“观念的反应”指新文化运动;“组织的反应”指新文化运动后新的革命政党的组建,③④与此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项。2.[2014·北京卷]《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16.B[解析]本题以《海国图志》的内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理解“论从史出”等史学研究方法的能力。该书出现了西方的一些政治词汇,如参议院、众议院、总统等,据此可以断定该书对西方政治制度有所涉及,B项正确,但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D项错误。故选B项。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8.B[解析]本题以维新派的易服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早期维新思想家和康有为都主张易服,两人的根本主张是建立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所以此举的目的是为政治改革服务,故答案为B项。4.[2014·济宁阶段性检测]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洋务派:“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