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VIP免费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11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11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11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标要求: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二、网络纲要三、重点拓展◆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步调整。项目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建国初土改(1950-1952年)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A.“文革”结束后两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B.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的①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2.主要内容A.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③为中心。C.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3.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④的起点,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二、经济体农村1.原因A.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B.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生产发展。C.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两亿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2.措施:A.1978年,⑤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得到中央肯定后在全国推行⑥。B.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3.意义:农民有了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城市1.原因A.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活力。B.农村改革的成功。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措施A.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B.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产权制度:中共十四大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4.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效益,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原因A.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B.国内:计划经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改革遇到重重阻力。2.过程A.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⑧。B.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C.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到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意义A.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B.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农业合作化(1953-1956)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改造为公有制(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工作过粗人民公社化(1958-1978)“左”倾错误,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的程度扩大规模(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破坏了生产力,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集体所有,个体经营,按劳分配)。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者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规律认识:必须实事求是,符合经济规律,把握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建国后工业经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