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08年高考说明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2)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其原因。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大众传媒的发展(1)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3)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二、考点训练1.(07广东单科,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2.(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期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3.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A.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加稳定C.当今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D.人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样4.近代电影事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是“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B.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定军山》C.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难夫难妻》D.目的是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毒害的影片《歌女红牡丹》5.(08江苏,8)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6.(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图7今日箭楼图片介绍:北京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代,1900年毁于战火。1906年重建,1915年增加栏杆及西洋花饰。民国时曾为国货陈列所。1949年解放军入城经此。1990年大修后开放。7.(08北京卷,18)观察图7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箭楼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是①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②见证了北京屈辱与新生的历史③帝制时代结束后曾为文化场所④现在建筑主体建于清末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7.(08上海历史,A组13)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8.(08年广东单科,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9.(08天津卷,20)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了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10.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11.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方便和实惠,你会选择()ABCD12.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B.自由平等的精神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3.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