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三中学高一历史初高中衔接课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点识记理解运用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思想表现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3分封制的基本内容★★★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内容分析学习重点1、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难点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学习方法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学习活动对点点拨1、神权与结合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基本特征3、以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特点)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由建立。2、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的使用,的产生,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的初步形成。①开创者3、王位世袭制(对点点拨1)②影响:取代了,开始了“”的制度,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1、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2、和的结合。3、内服和外服制度。①目的②对象③内容(对点点拨2)1、分封制④诸侯权利⑤诸侯义务(对点点拨3)积极:稳定当时的,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疆,扩大疆域,使周朝延续数百年。消极:后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①含义:按照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②核心:继承制。(对点点拨4)③等级:周天子——————士。④特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对点点拨1:材料一:《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上文反映出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点点拨2:《礼记•王制篇》: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後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对点点拨3:《孟子•告子》: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夏商⑥影响2、宗法制西周课时小结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历史演进过程中几种重要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夏商政治制度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反馈训练反1、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③阶级对立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左传》昭公七年这段话反映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井田制度D、世袭制度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西周时大行封邦建国,其分封的主体是()A、功臣B、归顺殷商旧族C、姬姓亲族D、夏商王后裔5、《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其中“最长久”的主要原因是周朝实行了()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6、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常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在齐国()A、周的分封制已遭到破坏B、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打破了等级尊卑观念D、废除了贵族特权7、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8、“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