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两极格局学习目标:(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习重点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Ⅰ、课前预习: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表现:1、战后的世界形势:①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其实质是一种两极格局。②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英法德意日等国衰落,美苏崛起。③战时同盟的破裂:原因是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利益冲突。2、两极格局的形成与表现:美国苏联政治组建帝国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组建社会主义阵营,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军事北约华约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形成。3、“冷战”中的“热战”冷战时期最主要的“热战”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的标志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了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4、冷战的影响:肯定:两在集团不敢轻易动武,维持了世界的和平。否定: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美苏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影响世界和平。二、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1、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形成与发展:(1)联合原因:①历史相近: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与心理认同感。②现实相近:近代以来的冲突,使各国灾难深重,由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变成二三流国家。③处境不妙:美苏两国控制西欧与东欧,布置重兵,威胁欧洲的安全。(2)联合过程:①欧共体:1951年宣布成立煤钢共同体,1952年正式成立。1958年成立经济共同体与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成统一的欧共体。②统一的经济政策: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1993年,欧洲统一的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③欧盟的形成:1991年通过《欧洲联盟条约》,决定建立欧盟。1993年,欧盟正式形成,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转变成一个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组织。④统一的货币: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3)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三项基本原则是自由流通统一价格,共同体优先,共同农业基金。(4)70年代后欧洲独立性的增强,表现:政治上联合用一个声音说话,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5)欧元诞生的意义: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众的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的进程。(6)欧洲一体化的影响:①带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平与稳定。②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③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④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⑤为其他地区经济的合作提供了榜样。2、日本经济的崛起:(1)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①美国的扶植。美国为什么要扶植日本?抗衡中国与苏联②国内的民主化改革。③日本政府与人民的努力。(2)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①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②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由50年代的美国独霸到70年代的美欧日三足鼎立。)③日本政治、外交的独立性增强。3、第三世界的兴起:(1)背景:①二战后大量民族国家的独立。②新兴独立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综合国力较弱。③美苏加强对新兴国家的控制与渗透。(2)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第三世界兴起的影响: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4、中国国力的增强与世界影响的扩大。①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②对外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③外交影响的扩大: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代的外交三大成就。④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5、美苏的相对衰落:原因:美国:对外扩张与争霸。苏联:扩张与争霸、经济体制的僵化。Ⅱ、本课教学环节:【学情调查情境导入】1、导入:美苏争霸的有关史实。2、展示重点难点。【问题展示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合作探究一: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从材料中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