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明治维新专题学习总结一、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变化明治维新以前明治维新以后政治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封建身份制度;武士享有特权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经济工场手工业发展;封建土地领主所有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土地归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军事武士是职业军人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文化西方文化已传入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对外西方列强入侵,打破闭关锁国状态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二、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1.时代和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的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的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国内因素(1)政治体制:日本的封建领主制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改革的主观因素(1)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政治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2)国家政权:明治政权掌握在改革派手中,改革成为政府的一致行动和基本国策,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3)人民群众:倒幕派重视利用人民的力量,终于推翻了幕府统治。三、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因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2)性质:都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2.不同点(1)领导者: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2)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如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的方式进行。例题(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材料二(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审题意]第(1)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日本文明开化的主要特征;第(2)问中的第一个问题要求对材料一与材料二进行对比,指出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所发生的变化,第二个问题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第(3)问要求指出日本人只在形式上学习西方的根源。[抓关键]第(1)问,要注意对材料一信息的提取,材料从推行西化的方式、范围、形式等方面反映了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第(2)问的第一问材料一反映了日本人对西方文明的模仿,材料二根据某学者的观点可知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理性态度;第二问要根据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