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二)》学案【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安排】1课时【预习内容】“一国两制”的理论是如何提出的?取得了怎样的实践效果?【复习过程】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目的: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条件:3.提出:(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2)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4.含义:(1)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制度,香港、台湾实行制度。(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大业的基本方针。5.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区别(参见重难点分析)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首次成功运用(1)原因: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②“一国两制”成为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指导思想;③1982年起,中英会谈,1984年12月,达成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中、英、港三方都能接受的《联合声明》。④中国政府的努力(2)时间:年月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3)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可以实践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澳门的回归:年月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关系发展的原因:2.关系发展的史实:(复习方法,按时间归纳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大事:1949——1979——1987——1990——1992——1995——2005)(结合时事热点)(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2)1987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3)1990年,台湾成立会,祖国大陆成立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共识。(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率“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会见了访问团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3.目前阻碍台湾统一的障碍因素(1)国际:西方国家反华势力(2)内部:台独势力【重点难点】1.“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1)两者的关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2)两者的区别:①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②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③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④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2.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历史根据: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水军到达台湾;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③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⑤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2)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内法来讲: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②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