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日期姓名班级日期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2.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二、复习回顾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自学提纲地球的公转的特征:⑴方向:自向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形状:接近正圆的轨道⑵轨道对地球的影响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⑶周期:一个恒星年(日月分秒)⑷速度近日点附近,速度较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概念:平面与平面的交角⑸“斜身”绕转大小:―――黄赤交角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下图)随记四、预习检测1、由于和这两个重要因素,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断变化。2、冬至日,地球位于点附近,此时公转速度较。3、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叫做1年。而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周期性往返运动的周期是,叫做1年。4、太阳直射赤道的时间是。5、某地有一口水井,一年之中有一天阳光可以直射井底,该井的纬度应是。6、地球公转速度由快转慢的时段是。7、若黄赤交角比现在减少了1º,则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将变为。8、我国下列城市中,每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海口B、武汉C、北京D、哈尔滨9、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回答下列问题⑴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B、∠TOFC、∠FOND、∠TON⑵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带。⑶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由线→线→线。随记五、探究导航1、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有何关系?2、太阳在什么位置上?地球分别处在远、近日点时,对应的是什么节气?3、恒星年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但教材中还提到了回归年,它应是什么运动的周期呢?4、结合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情况,分析为何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5、思考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会对五带的大小产生什么影响?进一步思考它还可能导致哪些因素发生变化?随记六、当堂训练题1、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的过程中,其速度A、变快B、变慢C、先变快后变慢D、始终不变2、关于夏至日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9月23日前后B、太阳直射赤道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最快的时候3、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的时间是A、3月21日B、12月22日C、6月22日D、9月23日4、7月9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将移动的方向是A、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5、读甲、乙两幅图,从3月21前后到6月22前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期,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B、此时期,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上的a段上C、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在图中添绘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⑵在图中标绘出冬至日时的①太阳直射点②夜半球(用斜线绘出)③黄道、赤道(标出黄赤交角,角度要准确)④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⑶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上,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⑷地球位于图中位置时接近远日点,此时是(日期)前后,太阳直射在上。随记⑸地球连续两次经过A位置的时间间隔是日时分秒。七、质疑反思: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得怎样?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