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学习导读】1、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2、注意联系世界形势,加深对外来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的认识。3、注意将各次侵略战争联系起来,通过比较明确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如何一步步加深的。第5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重点】列举历次列强侵华战争、条约、政策的史实。【难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生存带来的危害性的分析。【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读课程标准,带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课文,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3、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课前预习案一、问题导学①什么叫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②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知识梳理(一)国门洞开1、鸦片战争⑴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⑵过程:时间起止⑶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割地赔款开口岸协定关税⑷影响:①社会性质变化②主要矛盾变化③革命任务变化④经济结构变化⑤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经过:(了解一下)3)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4)影响:政治上: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②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经济上:①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经济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②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3、中法战争4、甲午战争1)时间:2)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3)过程:略4)结果:签订《马关条约》①割地——破坏主权,刺激瓜分;②赔款——加重负担,控制经济;③通商——侵略势力,深入内地;④设厂——加深掠夺,阻碍资本;5)影响:总之,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5、八国联军侵华1)时间:2)原因:3)过程:4)结果:1901年《辛丑条约》①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②“使馆”成了清朝的太上政府,严重侵犯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是对中华民族的莫大侮辱;③清王朝在京畿战略要地的警备被解除,使北京的大门洞开,方便了帝国主义强盗自由进出;列强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也便于列强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尤其是其中的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5)影响: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瓜分狂潮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过程:开端: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终止: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内容:①对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通商口岸和既得利益,不加干涉;(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取的特权;)②各国货物,均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税;(要求在其他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③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实质:1、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2、美国利用经济实力取得对华竞争的优势。(三)、列强侵略的影响;消极:政治: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经济: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