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第7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导学案人民版必修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重点】了解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读课程标准,带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课文,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3、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课前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何谓正面战场、敌后战场?3、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二、知识梳理(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过程:①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②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侵华;③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④1937年12月,占领南京;⑤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广州、武汉失守,使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2、侵华原因: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蓄谋已久)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转移国内人民视线,缓和阶级矛盾(转嫁危机)③中国国内国民党围剿红军,为日本提供了机会(乘虚而入)3、侵华的暴行⑴“南京大屠杀”⑵细菌战和毒气战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4、日军的殖民统治⑴目的:为巩固和扩大占领区⑵表现:①政治上(“以华制华”),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②经济上(“以战养战”),进行经济掠夺;③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原因:(1)日本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2)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3)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宣传和领导。2、表现:⑴关内关外抗日运动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的宣言、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关外的抗日武装:①抗日义勇军②东北抗日联军关内国民党爱国军队:①一二八事变中,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抵抗;②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奋起还击,爱德馨等全营殉国;③日军进犯长城时,二十九军宋哲元部英勇抵抗;④日军进犯察哈尔省时,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⑵关内外的救亡运动①关内外人民的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②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背景、时间、目的、意义③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意义⑶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①自发性、形式多样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①日本侵略加剧,中日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矛盾②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迫使国民政府抗日③中共的努力争取④“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民国政府。(2)、经过:①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初步形成③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积极推动……④“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⑤“八一三”事变后,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⑥1937.9,国民党公布……标志……正式建立,此时,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3)、意义:①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4)、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主要特点:①旗帜: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②基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团结全国人民③广泛性:地域:全国范围人员:全国各民族、阶级、阶层……④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共敌后战场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⑵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⑶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4)枣宜会战:张自忠结果:⑴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制优势敌人的进攻。⑵1938年10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3、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⑴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⑵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