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学案:第八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人民版)1.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甲午中日战争3.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启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洋务运动是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它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学习,没有也不可能推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这是由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的。因此,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例题:洋务运动之所以没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B)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解析: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因为仅局限于学习、引用科技方面,而缺乏政治上、制度上的保证。我们应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例题: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选送留学生出国学习是在(C)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解析:作为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洋务运动也带来了教育的近代化,为了适应洋务运动对科技人才的需要,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从而开创了中国人出国留学的风气。问题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精讲】(1)从企业的产生看,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阶段,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和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推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据点。便于利用外国技术设备。这种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4)从企业的生产能力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也很落后,缺乏必要的原始积累。这些通常被视为民族企业的“先天不足”。(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身受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对其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重要特点的社会根源。例题: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创时期。这些企业相对集中于(D)A.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中上游一带C.京津地区D.通商口岸解析:中国近代企业既包括这一时期的洋务企业,又包括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企业。这些近代工业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地,这些地方都是通商口岸。【迁移4】中国的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后,多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C)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B.沿海地区资本充足C.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往来解析:民族工业的产生,既需要资本,又要有客观的劳动力和市场的准备。沿海地区最早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较快,较早地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和市场。19世纪60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下,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工业。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兴起,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中国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中国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里,无产阶级逐渐壮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例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