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过氧化钠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并比较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2、记住过氧化钠性质的多重性。3、掌握有关过氧化钠的定量计算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过氧化钠性质的多重性。难点:有关过氧化钠的定量计算的方法。【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完成预习案,形成完整的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体系。2、记住过氧化钠性质的多重性。3、掌握有关过氧化钠的定量计算的方法。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二、基础自测:1、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A.H2B.COC.C6H12O6D.C12H22O112、将4.34g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Na2ONa2O2颜色状态是否碱性氧化物生成条件稳定性所含的化学键型跟水反应跟CO2反应跟HCl反应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B.1:1:2C.1:2:1D.4:3:2探究案合作探究:1.、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的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试回答:(1)图中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__________(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4)为了能较准确的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的气密性之外,在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和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2、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有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以下装置进行试验,以证明上述结论。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二、总结整理:训练案一、课中训练与检测:1、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放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PH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D.溶液PH增大,有O2放出二、课后巩固促提升:完成《步步高》P53-P54页中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