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导学案人民版必修2大成目标(2分钟)1.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难点)2.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使用说明1.根据知识清单从细微处牢牢把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2.利用单元知识框架,理清每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基本内容。3.组长明确安排预习达标,对不同层次同学有明确要求和安排;知识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可能性1.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年春)——思想基础谈话内容:①党的基本路线不得不动摇②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④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发展才是硬道理。(3)意义;冲破思想束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条件)知识点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决策制定:中共十四大(1992年)内容: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意义: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理论创新:(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内容: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起基础作用。②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义: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通过《决定》,标志着国企改革转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2)中共十五大(1997年)内容: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中共十五大关于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和关于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知识点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参考: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市场经济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材料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买风扇要层层审批,隔壁两厂不能横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企业没有自主权。根本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2.材料一:河北省邯郸钢铁总厂是1958年建设的老厂。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材料二:(1991-1995)5年来,邯钢坚持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进入了低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循环。1991年到1995年的5年间,产品销售收入由10.2亿元增加到50亿元;上缴税款由1.6亿元增加到4.3亿元;实现利润由0.5亿元增加到7亿元,平均年递增率达93.4%。1、邯钢的巨变得益于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2、结合课文说明今天的邯钢具有怎样的经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