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学案: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人民版)高三历史备课组一、学习目标: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北宋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精讲】原因:吸取五代十国的经验教训措施:①集中军权,杯酒释兵权;将禁军统领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与统领军队将帅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地方上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与知州互相牵制。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设转运使,司法人员由文官担任。④发展科举制度,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成为定制);科目减少,进士科最重要;实行糊名法影响:积极,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基础被铲除,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安定,有利于社会发展;消极,政府机构重叠,财政开支大,军队战斗力弱,导致“冗官”、“冗费”、“冗兵”,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例题: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目的、影响,只要对基础知识有准确的记忆,不难做出准确的选择。问题2元朝如何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健全官制,设①中书省,②枢密院,③宣政院职权:①最高行政机构,行相权;②最高军事管理机关;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河北、山西、山东硅中书省直接管辖)影响:深远,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③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例题: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D)A.尚书省B.吏部C.门下省D.中书省解析:本题把元朝与唐朝的机构的职权进行比较,只要能准确记忆各部门的职权,就能准确解答本题。问题3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共同之处①都是少数民族杰出首领②建立政权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④在位时期,创制文字。例题: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B)A猛安谋克制B“蕃汉分治”C察举制度D行省制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各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题干中强调要属于辽建立的政治制度,对这四项制度要能准确区分各是哪个朝代实施的政治制度。问题4比较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1)社会进程相同。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3)采取的措施相同。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4)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同。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5)和宋朝的关系相同。都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例题:下列推理属于那一种情况(B)——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B.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和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解析:解答此题必须对民族问题从总体有正确的认识,以及对金兵南下的影响能正确的评价,做到这两点,类似的问题就不难解决。问题5两宋民族及其关系如何?(1)与契丹兴起:辽河上游;唐末,汉族人躲避战乱,迁到长城以北,融合进步契丹概况建国: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耶律德光夺幽云十六州,改国号为辽南北面官制:南面官为汉人和契丹人担任,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战争:高梁河战役,宋败,后再次征辽,被歼;宋由进攻转为防御宋辽和战和议:1005年,澶渊之盟,“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