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2.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1.重点:罗素致力于反战和平运动的努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的特点。2.难点:人类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认识和反思。知识点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2.召开(1)第一届①召开:1949年4月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②内容:选举得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提议。(2)第二届①召开:1950年11月召开。②内容: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原则。3.原则:“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4.意义: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拓展延伸]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反战运动出现的背景是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世界面临新的战争威胁。这一时期的反战和平运动对朝鲜战争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知识点二《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背景①美苏冷战的加剧,战争的威胁增大。②1954年罗素发表《人类的危机》的著名演说。(2)时间:1955年7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3)内容: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2.罗素等保卫世界和平的行动(1)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特别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2)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3)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教材互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表达了科学家们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此后,一些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定期举行集会,推动裁军和禁止使用核武器的事业对世界和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民版知识点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1.背景: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陷入泥潭。2.表现(1)学生①大学生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②更多的青年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③1970年抗议美军侵入柬埔寨。(2)国会:对越南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的人越来越多。(3)民众:1967年,华盛顿10多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重点精讲]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动对美国的影响1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并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2反战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连续不断,时间长、规模大。3反战运动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4推动全世界的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知识点四国际和平年1.国际和平日: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的大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2.国际和平年:1982年,联合国大会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3.纪念国际和平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主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史料探究】史料一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史料二……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思考(1)史料一出自何文献?史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史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当权者为什么“不顾人民的哭声”还要继续下去?答案(1)文件:《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内容: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的目的。(2)思想:反对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原因:出于争霸世界的需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