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考纲要求]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新民主主义革命。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点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共由合作到对抗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标志:中共一大(1)背景(2)召开(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中共二大3.工人运动的发展二、国民大革命1.基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1)背景(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3)意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发展: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3.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先后制造“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图表识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民大革命三、国共十年对峙1.革命道路的探索[图表识记]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2.红军长征(1)原因:蒋介石实施“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剿”红军;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至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会师,后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3)重大事件3.西安事变归纳总结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第一,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第二,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集体;第三,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史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选自《中共一大纲领》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选自《中共二大纲领》解读史料表明由于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奋斗目标并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实际,随着对中国国情认识的逐步深刻,二大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史料二共产国际执委认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解读史料表明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不成熟。史料三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读史料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史料四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1935年2月8日)解读史料表明遵义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判了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史论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阶级领导(工人阶级),有了新的斗争方向(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政党领导(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革命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史论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高考真题】1.C3[2014·浙江卷]《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1.C[解析]本题以《纽约时报》中的记者报道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是指孙中山接受苏联顾问的帮助起草国民党一大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