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第14课交通和通讯的变化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变化概况;掌握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交通和通讯变化基本概况难点:分析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特点和变化原因使用说明&学法指导: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明确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变化的概况和原因,勾画书中重点语句,弄清知识结构。(总预习时间20分钟)预习案一、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5分钟)问题导学一、交通的变化:1、铁路:①从至的客运铁路,是中国境内最早的铁路;②1881年,从至的铁路通车,这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③1909年,设计施工的铁路落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发展艰难原因:①被外国控制②封建落后思想和保守势力阻碍③中国缺乏资金和技术④中国军阀混战,动乱等2、水运的发展:①官办:1872年创办,是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②民办:1900年前后有较大发展,但始终在列强中艰难求生。3、航空业的发展:①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②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截至解放前夕,中国各航空公司的规模都有扩大。二、通讯的变迁1、近代邮政:①以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此后,清政府又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大会,签订了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2、近代电讯:①年,福建巡抚在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②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情况才发生变化。三、评价:①新式交通促进了,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命运和清政府的宫廷专列反映了什么问题?中国通讯方式经历了哪些变化?②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知识补充:1、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2、影响我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因素(1)外国列强侵略的需要;(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中国是封建的落后国家,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落后,经济基础薄弱;(4)政府的政策影响;二、基础自测:1.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干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准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A.西方物质文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B.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D.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2.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列出的理由主要有: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游之灾易招”;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A.资金短缺技术落伍B.资金短缺迷信思想C.迷信思想体制落后D.技术落伍体制落后3.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主办的《北华捷报》曾评论“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说明A.封建思想阻碍近代化B.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C.封建官员借机中饱私囊D.国人意识麻木不仁4.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A.“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专为游观而发”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D.“男女杂坐,不以为嫌”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通讯探究案一、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8分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