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2、4、5、7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3、6、8题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o,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A.B.fC.fD.2f3.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内,电场的强度为E,方向竖直向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场区内的一竖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可判断该带电质点(BD)A.带有电量为的正电荷B.沿圆周逆时针运动C.运动的速率为D.运动的转速为4.如图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工作时的电路原理图,保持电阻的阻值和输入电压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滑键P向b方向移动,滑键Q不动,电流表示数增大B.滑键P不动,滑键Q上移,电流表示数不变C.滑键P不动,滑键Q上移,电压表示数增大D.滑键P向b方向移动,滑键Q不动,电压表示数减小5.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个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由此可知,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和第秒初的速度大小应该是(C)A.,B.,C.,D.,6.有一物体A静止于赤道上,同时有与A质量相同的近地卫星B和同步卫星C,A、B、C三者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1,a2,a3;线速率分别是v1,v2,v3;角速度分别是1,2,3,;向心力分别为F1,F2,F3,则有(CD)A、a1>a2>a3B、v1>v2>v3C、2>3=1D、F2>F3>F17.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轴方向由坐标原点开始运动,设拉力F随x的变化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其中图甲为一半圆图形,对应拉力做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W甲>W乙>W丙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D.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8.如图所示,长L=0.08m,电阻值,质量m=0.10kg的金属棒CD垂直放在水平导轨上,导轨由两条平行金属杆组成,已知金属杆表面光滑且电阻不计,导轨间距也是L,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量程为0~3.0A的理想电流表串联接在一条导轨上,在导轨左端接有阻值的电阻,量程为0~1.0V的理想电压表接在电阻R两端,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导轨平面。现以向右恒定的外力F=1.6N使金属棒向右运动,当金属棒以最大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观察到电路中的一个电表正好满偏,而另一个电表未满偏,则(AD)A.满偏的电表是电压表B.满偏的电表是电流表C.金属棒的最大速度是4.5m/sD.金属棒的最大速度是2m/s二、简答题:本题共两小题,共计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9.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ABC20.5018.70单位:cm(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操作是A.用天平测重物的质量B.用秒表测重物下落的时间C.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下落的时间D.用纸带记录测量重物下落的高度(2)该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A、B、C为纸带中选取的三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s,打点计时器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下落速度为vB=m/s。(保留3位有效数字)(3)由于该实验中存在阻力做功,所以实验中测得的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增加量。(选填“<”,“>”或“=”)9.(1)AB(2分)(2)0.1s(1分)1.96m/s(2分)(3)>(1分)10.电流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量电流,不同的是它的反应非常快,可以捕捉到瞬间的电流变化。此外,由于它与计算机相连,能在几秒钟内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在右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V,先将电键S与1端相连,稳定后,再将电键S从位置1转换到位置2,电容器便通过电阻R放电,这时,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便显示出如图b所示的I-t图象。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