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课题《天上的街市》课时1时间课标要求及学情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六年级学生对诗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以读促悟。教材分析本诗安排在第五单元第二课,课文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3.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全诗。难点:联想与想象的运用。教学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研讨活动导入唐代诗人仰望星空,写出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佳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在群星璀璨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会想到什么?(学生想象后回答)夜空带给我们许多神奇的传说,夜空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现代诗人郭沫若仰望星空,写下了富有浪漫色彩的佳作《天上的街市》,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与星空的絮语。想象、思考,进入意境。把自己想象的情景口头描述,和同学们分享。预习检测1.同位互相介绍自己了解的郭沫若相关情况。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学者。他的著作很多,有话剧《屈原》等,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师预设材料: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1.同位互相介绍自己了解的郭沫若,分享平时积累的信息。2.小组交流展示所搜集到的资料。程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3.自己小组内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全诗。3.尝试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小组内部点评,再读。活动一读出音乐之美1.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自由朗读全诗。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细听、模仿。3.出示标注好节奏的诗歌,学生比较对照。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4.学生自由读。注意把握好情感、停顿、节奏等。5.分组朗读比赛。学生主动请求朗读给同学们听,完成后说说自己这样读的理由,其他生简单评价一下朗读的效果,并尝试再读。学生标注停顿、重音、节奏等。学生自由读诗。评价。活动二赏图画之美1.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作者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摹了哪些图景?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明确: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牛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郎织女【板书】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所展示的三幅图景。(学生任选其一即可)明确:学生只要围绕图景,抓住特点,进行合理想象即可。3.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并在脑海中再现这三幅优美的风情画。小结:作者在第一节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星光与灯光互相辉映的美丽夜景;第二三两节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富饶之景;最后一节展现出的是牛郎织女幸福浪漫的甜美生活。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和同学们分享。在画面映现脑海的基础上,再读诗歌,欣赏其图画美。活动三悟情感之美过渡语:前面我们感悟到了天上街市的美丽,作者在当时背景下,描绘这样一幅幅美丽的图景,用意何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2.为什么郭沫若会颠覆两人的结局?3.作者连续使用“定然”“定”这样绝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讨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