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函数的概念、表示法与定义域(一)知识归纳1.函数: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称:A→B为集合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变量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称函数的定义域;与的值对应的y的值称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称函数的值域.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称函数的三要素.2.映射:设A、B是非空的集合,如果按照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和它对应,那么称: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A→B.若∈A,y∈B,且和y对应,则称y是的象,是y的原象.如果:A→B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对于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有不同的象,且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则这种映射叫做一一映射.函数是定义域到值域的一种特殊映射.3.函数的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与图象法。4.分段函数: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分成了若干个子区间,而每个子区间的解析式不同。(二)学习要点1.中学数学中学习的“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称基本初等函数,其余的函数的解析式都是由这些基本初等函数的解析式形成的;2.能熟练对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变换(如赋值、变量代换、换元等),并能求出满足条件的各种函数的解析式,这是函数学习的重要基本功;3.将综合应用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并建立函数的解析式,这是函数应用的关键步骤;4.分段函数的格式。5.若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又是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即,这种函数又称复合函数。6.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配凑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与消元法。7.求函数定义域(1)对于给出解析式的,求函数定义域的依据①分式函数的分母不为零②偶次根式函数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③对数函数的真数为正数④指数、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0且不等于1⑤中⑥函数由实际问题确定解析式,还应考虑自变量x的实际意义⑦一个函数由几个函数通过四则运算得到的,要求交集⑧满足:;*满足:(2)对于不给出解析式的(抽象函数),求函数定义域要注意的问题①的定义域为,指的是的x的取值范围,而不是的范围为。定义域始终是x的取值范围。②与中,与的值域相同.8.判断两个函数相等的方法: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相同(与所取字母无关)。9.判断一个对应是映射、函数的方法:定义法。(三)例题讲评例1.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序号是___________例2.已知集合M={1,2,3,m},,,映射是从M到N的一个函数,则的值为A.2B.3C.4D.5例3.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求(2)已知是一次函数,且,求(3)已知,求,(4)已知,求例4.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CAQBP例5.如图,在Rt△ABC中,∠B=30°,AC=1,动点P、Q同时从A点出发,沿三角形的周界运动,点P沿A→B→C方向,点Q沿A→C→B方向运动,直到相遇为止,若点Q的速度是点P速度的3倍,设AP=x,△APQ的面积为y,求函数的解析式并确定P、Q分别在什么位置时S最大。(四)练习题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集合A=R,B={正实数},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关系:平方,则是一个映射B.若M={整数},N={正奇数},则一定能建立一个从集合M到集合N的映射C.若集合A是无限集,集合B是有限集,则一定不能建立一个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D.若集合A={},B={1,2},则从集合A到集合B只能建立一个映射2.集合A={1,2,3},B={-1,0,1},满足条件的映射:A→B的个数是A.2B.4C.5D.73.、b为实数,集合,表示把集合M中的元素映射到集合N中仍为,则等于A.1B.0C.-1D.±14.设,给定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集合A到B函数关系的是A.B.C.D.5.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其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同族函数”,那么函数解析式为,值域为{1,4}的“同族函数”共有A.9B.8个C.5个D.4个6.已知,则的解析式可取为A.B.C.D.-7.已知A.B.C.D.8.函数的定义域为A.B.C.(1,3)D.[1,3]9.函数的定义域为A.B.C.(1,2)D.10.函数,若,则的所有可能值为A.1BC.D.11.设,则A.-B.0C.D.112.已知函数对任意,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