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汉斯【教材分析】《刺猬汉斯》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写了长得像刺猬的汉斯先后为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让他们写下保证书。第一个国王言而无信,第二个国王兑现了诺言,把公主嫁给了汉斯。汉斯脱下并烧掉刺猬皮,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与公主举行了婚礼的故事。【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对于童话,学生是不陌生的,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童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浅显,因此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是应该重视的问题。本课内容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学中,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童话,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强,便于用来训练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默读速度;通过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良好愿望,赞扬了哪些优秀品德。【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字要多读几遍,和形近字比较来区分。学会“讽、磕、诫、膏”。读读记记“告诫、膏药、兑现、冷嘲热讽、不屑一顾、言而无信、悉心照料、熊熊燃烧”等词语。2、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懂得“答应别人的事就应当守信。【教学重点】1、用一定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件事情。【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一、透过课题→知内容1.汉斯是谁?他怎么叫刺猬汉斯?2.课文围绕刺猬汉斯写了哪几件事情?3.刺猬汉斯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简介:《格林童话》、格林兄弟及相关作品。默读文章题目三遍,然后质疑左侧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个环节重点让学生通过读题审题,初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这篇童话故事是围绕课文题目展开的,课文题目就是文章的线索。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约15分钟)二、根据内容→明思路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有个农夫的妻子生了一个怪儿子刺猬汉斯。刺猬汉斯顽强地活了下来。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写刺猬汉斯带着父亲买的笛子,骑着公鸡,赶着猪住到了森林。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写刺猬汉斯先后向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让他们写下保证书。但两个国王对待诺言的态度却不一样。第四部分(第13—19自然段)写刺猬汉斯把一大群猪赶回家,去找那两个国王。他对言而无信的国王不屑一顾;他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和遵守诺言的第二个国王的公主举行了婚礼。快速地默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课文围绕刺猬汉斯写了哪几件事情?这个环节的设计在于训练学生根据课文线索,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五部分(第20自然段)写汉斯把父母接到了自己的王国。三、朗读赏析、细读感悟。(约15分钟)三、沿着思路→理层次(一)学生默读第三部分,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刺猬汉斯向第一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刺猬汉斯向第二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二)学生默读第四部分,思考: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刺猬汉斯和第一个国王的故事?哪几个自然段在写刺猬汉斯和第二个国王的故事?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四、抓住层次→读课文指导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1.学生默读第三部分,思考左侧问题:第一层(第8—10自然段)写刺猬汉斯向第一个国王指路,并让他写下保证书。国王回到王宫后,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刺猬汉斯。第二层(第11—12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