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套题5(1-12班,含解析)(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NO2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①SO2+NO2===SO3+NO②SO3+H2O===H2SO4③2NO+O2===2NO2NO2在上述过程中的整体作用,与H2SO4在下述变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硫化氢通入浓H2SO4中C.浓H2SO4滴入萤石中,加热D.加入少量H2SO4做催化剂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乙酸乙酯水解反应原理同学们可以自己查阅资料学习)2.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3.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BaCl2溶液变浑浊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BNa2S溶液变浑浊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C酸性KMnO4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D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4.下列制取硫酸铜的实验设计中,能体现“经济、高效、环保”精神的最佳方案是A.铜与浓硫酸共热B.用铜片加入稀硫酸C.先灼烧废铜屑生成氧化铜,然后再用浓硫酸溶解D.适当温度下,使铜片在持续通入空气的稀硫酸中溶解5.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O的是A.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C.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6.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品红试纸、蘸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D.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7.将amol硫化亚铁放入含3amolH2SO4的浓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氧化、还原产物分别是Fe3+、S和SO2,则:①硫化亚铁全部溶解、②放出1.5amol气体、③反应过程中转移5amole-、④放出的气体少于1.5amol、⑤无法确定。上述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8分)8.(13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铜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多种方法制取硫酸铜。制备方法如下:方法一(1)浓硫酸试剂瓶上适合贴上的标签是________(填序号)。(2)甲同学取6.4g铜片和10mL18mol·L-1浓硫酸,放在试管中共热时发现,铜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蓝色溶液,而是在试管底部看到灰白色沉淀。甲同学为了验证其中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设计下列实验。实验步骤:倾倒掉上层液体后,向所得灰白色的固体中加入适量蒸馏水,边加边搅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所得灰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3)乙同学还观察到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溶于浓硫酸而消失。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直到最后反应完毕,发现试管中还有铜片剩余。乙同学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试管中还有硫酸剩余。他这样认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4)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对比甲同学的方案,你认为丙同学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三(5)丁同学取一块铜片和稀硫酸放在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入双氧水,发现溶液逐渐呈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2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未列出)。A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一种非金属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C的化学式...